
-
犇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22 08:46
三大交易平台,拚年底上線
【時報-台北電】為了落實主管機關「金融進口替代」政策,並為證券商增添業務空間,櫃檯買賣中心積極規畫建置「開放式基金交易平台」、「黃金現貨交易平台」、「利率交換平台」,3者都希望趕在今年底前上線。
櫃買中心積極規畫「開放式基金交易平台」、「黃金現貨交易平台」、「利率交換平台」,在上周由董事長吳壽山親自向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報告、說明後,主管單位希望三個交易平台都能在今年底前上線,以增加金融商品交易暢通性。
櫃買中心表示,為提供國內投資人更便利的投資基金受益憑證、黃金、利率等金融商品之管道,規畫推出交易平台,藉由投資人極為熟悉的證券市場交易機制,直接透過往來的經紀商及集保帳戶畫撥環境,在「同一經紀商、同一集保證券存摺、同一交割款戶」的精神下,經由櫃買中心、證券商、集保結算所的整合平台服務,「開放式基金受益憑證交易平台」預計10月左右即可上線,投資人不必另行開戶,只要以原有的櫃買交易帳戶,以及集保存摺,即可參與基金受益憑證之買賣,如同投資買賣國內股票一樣地直接與方便。
除了開放式基金受益憑證交易平台之外,櫃買中心也將推出「黃金現貨交易平台」及「利率交換交易平台」,同樣也將參考興櫃股票之登錄掛牌及交易模式,由造市商負責報價並驅動交易進行。其中,黃金現貨交易平台將以「兩」為報價單位算;投資人透過「黃金實物交易平台」買賣黃金,將可選擇實物交割或現金交割。
由於黃金現貨交易平台及利率交換交易平台,由於牽涉的法規及實務層面比較廣,櫃買中心原本規畫讓「開放式基金交易平台」先行上線,黃金現貨交易平台、利率交換交易平台明年首季再上線,惟在主管單位指示下,將拚年底前全部上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楊穆郁/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