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影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21 20:44

央行重申存款準備率非越高越好、不能靠貶值取代FTA

央行重申存款準備率非越高越好、不能靠貶值取代FTA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2014-07-2119:51
針對外界批評相較於中國大陸及菲律賓均有約20%的存款準備率,台灣的存款準備率偏低,導致新台幣利潤被壓低,台灣央行今(21)日解釋,準備率調高,會降低銀行的放款及投資能力,也會加重銀行的經營成本,而非越高越好。
央行強調,先進國家自1980年代以來均大幅調降準備率,至2000年代末期,絕大多數皆低於5%。台灣目前的準備率平均約5%左右,與先進國家相當。
而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大陸、菲律賓準備率目前均高達20%左右,相當仰仗準備率管理流動性,但準備率高,代價不小。央行解釋,以中國大陸為例,近年來影子銀行興起,多半與銀行的管制成本太高有關。
央行也指出,營造低利率環境導致台灣的實質利率偏低,絕對非有人指稱的劫貧濟富的行為,「低利率旨在提振景氣、促進就業,是有利全民福祉的作為」。
另外,針對匯率問題,有論點主張新台幣貶值7%,效果等同於台灣與世界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央行反駁,「若貶值可以取代FTA,各國就不必費盡心力洽簽FTA」,尤其FTA的協議範圍廣泛,例如貿易便捷化、投資保障、勞工與環境保護、爭端解決機制等,效益並非只有關稅降低。
央行更強調,貶值的效果會被物價上漲抵銷,最後留下來的是高物價。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