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bler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20 20:09

中研院、國衛院、台大醫院研究:塑化劑增乳癌風險3.4倍

台灣罹患乳癌人數逐年增加,研究指出,女性若長期暴露在塑化劑下,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若個人代謝系統差,甚至會暴增至3.4倍。這項報告也是全球至今,證實塑化劑與乳癌相關的最完整研究報告。
3年前台灣爆發食品塑化劑DEHP風暴,無論日常生活中各類用品,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讓民眾驚覺早已吃下多年塑化劑而不自知。
近年來乳癌躍升為國人10大癌症第4位,罹癌人數持續增加,去年甚至達到1萬2000人,為了解塑化劑對人體影響,由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等學術機構共同研究,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昨在「2014健康高峰論壇」中以「乳癌與塑化劑」為題報告研究成果。
陳建仁表示,環境年年變化,讓疾病也跟著進化,為了研究,中研院每年皆會保留部分國人尿液、指甲等身體物質,以供未來研究。
陳建仁說,「乳癌與塑化劑」這項研究使用20年前蒐集到的1萬2000名女性的尿液,之後陸續追蹤、分析,將其中125位罹患乳癌患者,與251名健康婦女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塑化劑暴露較多、代謝功能較差者,得到乳癌的機率較常人高出3.4倍。
為何塑化劑會增加罹患乳癌機率?陳建仁表示,塑化劑屬環境賀爾蒙,進入人體後,會破壞體內賀爾蒙的平衡,誘發乳房細胞產生癌變;此外,塑化劑代謝時會產生大量氧化基,也有可能促成基因改變。
他強調,乳癌的發生有多重因素,如動物性脂肪攝取過多、懷孕與哺乳時間晚與初經年齡早等,並非單一原因。
陳建仁說,與國外年輕乳癌患者相比,台灣病患體內有較高的雌激素反應,且相較於歐美各國,台灣發病年齡有「早發性」特徵,民眾不得不注意。
民眾憂心生活中到處可見塑膠製品,如何避開風險?陳建仁說,多數人對塑化劑的代謝能力正常,只要正常排泄就可代謝,但若為惡意添加,就有可能攝取到超量的塑化劑,或是因個人體質導致對塑化劑代謝能力差,才有可能增加乳癌風險。(新聞來源:中國時報─陳瑄喻/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