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缸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16 12:39

三星電子物聯網佈局腳踏兩條船、傳併SmartThings

相關個股 : Samsung(005930.KS) LG Electronics(066570.KS) 光寶科(2301) 友訊(2332) 宏達電(2498) Apple Inc.(AAPL.US) ARM Holdings plc(ARMH.US) Broadcom Corporation(BRCM.US) Cree, Inc.(CREE.US)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Ltd.(FSL.US) General Electric Co.(GE.US) Google Inc. - Class C(GOOG.US)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HON.US) Intel Corporation(INTC.US) Koninklijke Philips N.V.(PHG.US) QUALCOMM Incorporated(QCOM.US) Silicon Lab(SLAB.US)
MoneyDJ新聞 2014-07-16 11:54:09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techcrunch.com 15日引述消息人士談話報導,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準備以2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智慧家庭新創企業SmartThings。2012年4月才成立的SmartThings先前才取得1,550萬美元資金,股東包括Greylock Partners、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BoxGroup、Slow Ventures、CrunchFund(註:TechCrunch創辦人Michael Arrington所成立企業)。
美國時代雜誌網站6月26日報導,截至2013年年中為止SmartThings已賣出超過1萬台的WiFi無線控制中心裝置。SmartThings服務用戶只須依據自身需求購買多種可與WiFi中心連結的感應器、即可透過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了解家中狀況(例如:何時有人進出家門)。目前與SmartThings合作的廠商包括Honeywell、GE、Kwikset、Schlage、Trane(註:測試版商品包括飛利浦、Sonos、Belkin、Withings)。
谷歌(Google)旗下家用恆溫器大廠Nest Labs, Inc. 15日宣布成立物聯 網聯盟「Thread Group」,創始成員包括三星電子、安謀(ARM)、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芯科(Silicon Labs)、Big Ass Fans、Yale Security Inc.。Nest Labs甫於6月24日推出「Nest軟體開發商計畫」,廣邀有興趣的軟體人透過Nest應用程式介面(API)、業界加密標準SSL打造出跨iOS、Android平台以及網頁的應用軟體服務。
以英特爾(Intel)為首的互聯網聯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OIC)」7月8日成軍,創始成員包括三星電子、Atmel Corp.、博通(Broadcom Corp.)、戴爾(Dell)、Wind River。英特爾甫於15日公佈,2014年第2季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集團營收年增24%(季增12%)至5.39億美元
高通(Qualcomm Inc.)主導的「AllSeen Alliance」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開放源碼平台陣容最浩大,包括微軟(Microsoft Corp.)、宏達電(2498)、光寶科(2301)、友訊(2332)、LG等51家會員廠商。三星電子迄今尚未加入AllSeen。
9to5mac.com上個月引述消息人士談話報導,蘋果(Apple Inc.)已組成一支團隊、準備開發出一系列可與現有產品進行連結的智慧家庭裝置。蘋果上個月初在2014年全球軟體開發商年會(WWDC)發表「HomeKit」智慧家庭平台,相關合作廠商包括iDevices、iHome、歐司朗(OSRAM Sylvania)、科銳(Cree, Inc.)、車庫開門器開發商Chamberlain、Skybell、Honeywell、海爾(Haier)、飛利浦(Philips)、Schlage、Kwikset、Broadcom、netatmo、Withings。
Thomson Reuters報導,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指出,物聯網還處於實驗階段、最終會變成什麼樣沒有人知道,但產業遲早還是得找出一個大家都能遵循的標準。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