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犇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08 08:51
太陽能7月續黯淡
【時報-台北電】隨著美國「新雙反」案的公布日期逼近,市場「不確定因素」的氣氛持續蔓延,造成需求端的拉貨力道驟減,導致台系太陽能電池廠6月份營收同步衰退。至於7月份的市況是否能回溫?業界目前也不表樂觀,但普遍認為8月份就有「補拉貨」的行情。
受「新雙反」影響,台系太陽能電池廠營收都不佳,昨(7)日公布的茂迪(6244)和益通(3452)也沒有例外。
其中,茂迪6月營收衰落至15.03億元,是去(2013)年3月以來的新低;而益通6月營收4.22億元,是近4個月低點。
從股價表現來看,太陽能族群毋寧是近期台股的「重災區」,光是昨(7)日,就有9檔的跌幅超過3%,昱晶更是差一檔跌停做收。若以股價位置來看,茂迪和昱晶都已跌破所有均線,線型表現最弱。
攤開電池廠的6月份營收,身為此次美國「新雙反」的台廠應訴代表-昱晶與茂迪,6月份的營收分別比前月大幅衰退46.2%和17.4%,也凸顯出貨至美國(包含直接、間接)比重越高者,所受的影響也更大。
美國「新雙反」當中的「反補貼」已經宣判,至於「反傾銷」則要等到7月24日揭曉。而受到反補貼稅率高於市場預期的衝擊,也讓業界對於反傾銷的判決結果疑慮加深,使得需求端也從6月下旬縮手,進一步導致國內電池廠營運瞬間急縮。
茂迪6月營收15.03億元、月減17.4%,是去年3月至今的16個月低點,累計上半年營收112.51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28.3%。
目前太陽能族群的6月營收,僅國碩(2406)尚未公布,儘管有子公司碩禾(3691)6月營收創單月新高的挹注,但國碩已事先透露本月將不會創新高,也意味著營收會比5月下滑。
法人指出,若「反傾銷」公布的台廠稅率能夠與陸廠拉開差距,而且絕對值不要太高,屆時台廠反而機會更大,8月份以後甚至不排除有拉貨潮。
只不過,這一切都必須等到「開牌」才能揭曉,近期不確定因素的氣氛持續瀰漫當中,太陽能股也因為部分投資人秉持「先砍再說」、「到時候再追」的態度操作,導致表現疲弱。(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