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02 08:42

外資買超股:鴻海帶頭,強力軋空

【時報-台北電】經統計,前個交易日(20140701)
1.外資連續買超五日以上的股票:
友 達 (2409) 國泰金 (2882) 合庫金 (5880) 第一金 (2892) 中信金 (2891)
亞太電 (3682) 裕 隆 (2201) 矽 格 (6257) 聯 強 (2347) 新日光 (3576)
世 界 (5347) 南 電 (8046) 旺 矽 (6223) 國 巨 (2327) 新 普 (6121)
2.連續買超四日的股票:
彩 晶 (6116) 兆豐金 (2886) 臺企銀 (2834) 宏遠證 (6015) 廣 達 (2382)
鴻 海 (2317) 華 碩 (2357) 日月光 (2311) 瑞 軒 (2489) 頎 邦 (6147)
英格爾 (8287) 光洋科 (1785)
3.連續買超三日的股票:
金 寶 (2312) 群 光 (2385) 東隆興 (4401) 光寶科 (2301)
4.連續買超二日的股票:
聯 詠 (3034) 開發金 (2883) 華南金 (2880) 台新金 (2887) 元大金 (2885)
大眾銀 (2847) 中 壽 (2823) 日盛金 (5820) 仁 寶 (2324) 英業達 (2356)
宏 捷 (8086) 技 嘉 (2376) 東 元 (1504) 中華車 (2204) 致 茂 (2360)
聯發科 (2454) 中 鋼 (2002) 京元電 (2449) 智 邦 (2345) 可 成 (2474)
威 剛 (3260) 欣 銓 (3264) 國 統 (8936) 富 喬 (1815) 欣 興 (3037)
燿 華 (2367) 良 維 (6290) 瑞 儀 (6176) 億 光 (2393) 晶 電 (2448)
聯 鈞 (3450) 新世紀 (3383) 台 半 (5425)
5.轉賣為買的股票:
聯 電 (2303) 新光金 (2888) 中華電 (2412) 網 家 (8044) 緯 創 (3231)
台塑化 (6505) 永 大 (1507) 台 肥 (1722) 中美晶 (5483) 榮 剛 (5009)
華亞科 (3474) 菱 生 (2369) 先 豐 (5349) 志 超 (8213) 和 旺 (5505)
中光電 (5371) 日 揚 (6208) 久 元 (6261) 廣 明 (6188) 鴻 準 (2354)
6.買超前20名:
金融股:
第一金 (2892) 中信金 (2891) 臺企銀 (2834) 元大金 (2885) 台新金 (2887)
新光金 (2888)
電子股:
鴻 海 (2317) 友 達 (2409) 日月光 (2311) 新日光 (3576) 晶 電 (2448)
聯 電 (2303) 世 界 (5347) 亞太電 (3682) 華亞科 (3474) 頎 邦 (6147)
光寶科 (2301) 彩 晶 (6116)
傳產股:
台 泥(1101) 南 亞(1303)
昨日外資買超前三名為鴻海13,134張、友達10,355張、日月光9,416張,新日光、台泥、晶電、聯電、第一金、中信金、南亞都在前十名。
傳鴻海入股SK C&C之後,下一步將引進鮮京集團旗下南韓最大電信商SK Telecom資金入股亞太電信,結合鴻海、國碁、鮮京集團與亞太等四方優勢,進行4G全方位布局,達到「後發先至」的目標。鴻海目前本益比12.19倍,決配息1.8元、配股1.2元。外資買超鴻海4日計46893張。
友達預期Q2出貨有兩位數成長,單季營收可望重回千億元大關。外資買超友達7日計77719張。
日月光產能依舊吃緊,按手中訂單來看,今年第3季底營運動能無虞,第4季也相當樂觀,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估計全年將可維持逐季走高的格局,不排除再次上修今年資本支出。日月光股價勇破40元,創近7年高點。外資買超日月光4日計23317張。
中國大陸水泥市場在加速併購、淘汰低效能水泥、強化基礎建設等政策激勵下,上半年需求持續成長;台泥統計,大陸市場第二季的出貨量達1,250萬噸,創西進以來單季最高,季增37%。外資買超台泥1日6207張。
晶電併璨圓,LED產業迎接黃金三年。外資買超晶電2日計8240張。
聯電Q2營收預估季增11%~14%,毛利率上看25%,其中,65奈米製程訂單強勁,28奈米下半年也急起直追,營收熱度可延續至第3季。外資買超聯電1日5950張。
財金部會聽取第一金公公併評估報告後,裁定採取「雙軸心」併購模式,並指示第一金及兆豐金同步去洽其他公股金融機構意願。外資買超第一金10日計36956張。
日本結盟遍及4大島,中信金與千葉銀、北海道銀簽MOU。外資買超中信金17日計119640張。
看好南亞規畫在美國興建EG新廠的後續效益,加上預期EG產品價格和利潤在下半年將持續走升之趨勢,高盛證券維持南亞「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由80元調高至84元。2014~2016年每股盈利推估值為3.94元、4.02元及4.31元。外資買超南亞1日4643張。
(編輯整理:莊雅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