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6-30 14:24

品人生:臨終最想親人陪 僅6成如願

本帖最後由 095 於 14-06-30 15:52 編輯
幾乎所有人都是在住進安寧病房後,才開始重新審視人生。
-- 高雄榮總安寧病房主任陳如意說.
人生四道課題「道謝」、「道愛」、「道歉」與「道別」,人真的要及時行愛。

---
文章:臨終最想親人陪僅6成如願
【蘋果日報連線報導】
如果生命只剩二周,你最想做什麼?
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有一萬零三百三十人在安寧病房過世,平均住院天數十三點三天。
《蘋果》自六月中旬起,調查統計百名安寧病人臨終前最想做的五件事,
有九成患者最希望在親人陪伴下度過最後人生,接下來依序為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
向曾經傷害過的人說對不起以及親口向親友說再見。
「幾乎所有人都是在住進安寧病房後,才開始重新審視人生。」高雄榮總安寧病房主任陳如意說,
安寧患者十人有九人最希望在親人陪伴下度過餘生,
「但此時陪在病榻旁的四成是看護,僅六成有親人相陪,尋找親人成很多患者的最終企求。」
見嘸初戀抱憾終
一名四十多歲罹患末期肺癌的男患者告訴醫護,因年少時叛逆離家,過程中雖想回家向父母道歉,卻一直沒勇氣,「現在想懺悔,已經走不動了。」
醫護幫忙找到他的父母,見到兩位老人家,男子淚流滿面說:「對不起。」三人抱頭痛哭,二天後,這名回頭浪子過世。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願,
高醫安寧病房一名六十多歲癌男,想見四十年前初戀情人,還跟醫護強調,「一生浪蕩,最愛還是她。」
但醫護找到人,對方卻因兒孫成群不便相見,只寫了封信轉交給男子,
信中寫著,「謝謝你愛過我!」男子涕淚縱橫看完信,隔天抱憾離世。
成功懺悔僅3成
高醫資深護理師劉子沄分析,臨終心願前五名中,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達成率約只有三成,
主因是患者體力無法負荷,以及想見的人未必想見他們;
而曾經傷害過的人未必願意原諒,讓近半患者無法在臨終前說出「對不起」。
至於為小三拋家棄子,臨死才求原諒的肥皂劇情節,在安寧病房中也常上演,
高醫安寧病房護理長錢靜馨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七十歲癌患,年輕時對妻女家暴且外遇,老年落魄、小三離去,盼再見前妻與子女一面,
但醫護找到人時,前妻對他恨意仍未消,拒絕前來,讓阿伯垂淚離世。
道謝道愛要及時
另有名癌婦求見養她長大的阿嬤,
當失智阿嬤來到病榻旁,她隔床呼喚,「阿嬤,我愛妳,我要走了。」阿嬤離開不久女子即過世,而阿嬤回安養中心後也斷了氣,
醫護感嘆,莫非這就是心電感應,「祖孫互留一口氣就為了見對方。」
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病房主任周希諴感嘆,從事安寧醫療十七年,深深體悟到人生四道課題「道謝」、「道愛」、「道歉」與「道別」,人真的要及時行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