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4-06-05 15:09
與君同樂:「舌尖上的台灣」
本帖最後由 萬鍾 於 14-06-05 15:10 編輯
經部行銷老店 打造「舌尖上的台灣」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大陸美食紀錄片風靡全球,台灣也不落人後。經濟部商業司今年首推「餐飲老店故事行銷計畫」,預計從台灣近7,000家20年以上的老餐廳中,選出30家與台灣在地食材、在地文化相結合的餐廳,最終將拍攝成微電影,打造「舌尖上的台灣」。
經濟部的「傳產維新計畫」是推動產業升級三大主軸之一,傳產維新共12個子計畫,餐飲老店故事行銷計畫被列為一項重要突破口,並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執行。
追尋「美食」是國外旅客來台觀光的目的之一,除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宣傳台灣在地食材、承載傳統文化,敘述歷史變遷重要載體。
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邱宏祥表示,台灣美食若能與在地文化、歷史、食材與風俗民情相結合,除能增加餐飲業產值,也能帶動觀光與文創產業發展。
計畫已在5月底開始報名,6月20日截止;經營滿20年以上,符合「公司法」設立或「商業登記法」登記的餐飲業者,且具文化特色與觀光潛力,有意接受科技化、現代化輔導的特色餐飲老店皆可報名。為廣為宣傳,除業者自行報名,也委由各地方政府推薦。
據了解,已有包括欣葉、銀翼、阿霞飯店、上海鄉村、周氏蝦捲、萬巒林家豬腳等20多家「老餐廳」報名。
對岸的「舌尖」 曾捧紅台灣烏魚子
2012年,大陸央視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意外捧紅台灣烏魚子;今年推出第二季,更巧妙置入蘭嶼飛魚季、眷村牛肉麵,甚至連結富士康員工餐;台灣美食、文化乃至產業頻頻入鏡,凸顯大陸刻意從「飲食」連結台灣人情感的企圖心。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介紹美食,更是華人世界第一支從歷史文化、土地與人際情感連結「味蕾」的紀錄片。2012年第一季節目中介紹台灣烏魚子,成為陸客最夯伴手禮,讓當年烏魚子價格大漲三成。
今年第二季播映後,更大篇幅加入台灣元素;例如第3集「時節」中介紹蘭嶼的飛魚,不僅是當地達悟族人的傳統食物,每年3-6 月的飛魚季,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
第6集「相逢」,刻意探究台灣牛肉麵的源頭,其實是起自1949年後,國民黨軍民退守台灣後,東移台灣的川味美食;牛肉麵其實是源自於四川自貢井鹽工人的日常飲食,後在台灣發揚光大。
完結篇主題「三餐」,更到深圳富士康廠區拍攝8萬名生產大軍的工作午餐。「中央廚房以工業化模式製造三餐,每天準備2噸魚、3噸肉、15噸蔬菜和15噸米,才能應付8萬人的食量。... 全心全意餵飽這些高度勞動者,因為這些勞工必須5秒完成一次操作,每天5,000 次、共7小時。」似乎暗喻,有了大陸勞工,台灣科技產品才能行銷全球。
全文網址: 經部行銷老店 打造「舌尖上的台灣」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