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3-13 15:47

03/16號傳真稿筆記(黃華相)

跳脫HSBC的港股大震撼
香港只能靠老共加大力道補貼消費,以求擺脫通縮困境!
匯豐控股(0005.HK)在3月9日崩跌至33元港幣,往現增價28元靠攏,讓恆生指數產生下探去年10月27日10676低點的危機,但同時,紅籌、國企指數距前低幅度仍有27%、47%,因此3月以來港股探底禍首,是匯控為首的香港本地藍籌股,後續進入財報週期,恆指仍難擺脫盤底格局。
香港藍籌股財報烏雲
匯控去年業績重挫與世紀大增資,使香港藍籌股的年報籠罩烏雲。鴻海(2317)持股72%的富士康控股(2038.HK)去年淨利大幅衰退83%至1.21億美元(約9.44億元港幣),雖然該公司去年已發布盈餘預警,但實際獲利仍遠低於預估1.88億美元。接踵而來為去年曾三度發布盈餘預警的國泰航空(0293.HK),去年虧損85.6億元港幣,今年全球景氣仍差,兩岸包機直航排擠效應,國泰航空營運仍難見起色。
另外如港鐵公司(0066.HK)衰退4.5%,籃籌股財報不佳,成為拖累港股元凶。反倒是大陸平價食品消費市場擁有高市占率的中國旺旺(0151.HK)業績穩健成長,去年營收為15.5億美元、成長42%,淨利為2.63億美元、成長48.6%,EPS為2美分。去年上半年主要原料奶粉及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使毛利率價降1.5%至38.4%,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主要原材料與包裝成本開始下降,成本壓力降低。
目前米果仍是中國旺旺主力產品,其次為乳品、飲料及休閒食品,產品線趨於均衡,營收穩定成長。預估今年可成長3成,EPS預估為2.6美分,目前本益比為16.8倍,未來本益比可望朝20倍靠攏。
平價消費是王道
大陸2月份CPI、PPI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跌1.6%、4.5%,及創下2002年12月、1999年以來最大降幅,通縮壓力加大。要解決通縮隱憂,大陸勢必擴大降息幅度並加大汽車下鄉、家電下鄉補貼的力道與範圍。
在低迷消費氣氛下,「銅板經濟」成消費王道,如全球零售業龍頭Wal-Mart(WMT)在美國2月同店銷售成長5.1%,速食業巨擘麥當勞(MCD),2月全球銷售成長1.4%,美國地區銷售更攀升2.8%。平價商店Family Dollar(FDO)調高第2季(2008/12/12009/2/28)獲利預估,EPS由0.48~0.52美元,調高至0.59~0.61美元,該季同店銷售更成長6.4%,股價創2007年8月來新高。平價消費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反映出縮衣節食的生活型態,這些公司也成為通縮環境的贏家。
有大陸廣大內需市場支撐的旺旺繳出亮麗業績,預估康師傅(0322.HK)表現也值得期待。康師傅去年EPS預估為5美分,今年方便麵、飲品預估成長幅度可望超過2成,全年預估EPS為6美分,本益比為18.7倍。
大陸汽車螞蟻吞象
大陸汽車市場成為全球唯一成長區塊,汽車下鄉的補貼自3月起實施,為汽車銷售注入強心針。過去大陸汽車產業循兩種模式發展,官方支持的一線車廠如東風(0489.HK)、華晨(1114.HK)、駿威(0203.HK)、長城(2333.HK)採取與國際大廠策略結盟方式擴大市占率;其次為比亞迪(1211.HK)、吉利汽車(0175.HK)、奇瑞汽車,由複製國外流行車款而找到利基,現在奇瑞與吉利有意收購福特旗下Volvo、通用旗下SAAB汽車,山寨模式起家的汽車業者意欲螞蟻吞象,併購國際品牌,跨入全球化的品牌、產銷、服務的整合能力及品質、品牌忠誠度的考驗,由模仿到駕馭國際品牌的豪賭,禍福難料。以聯想(0992.HK)收購IBM的PC部門,印度最大車廠塔塔汽車收購福特旗下高級車種路華(Land Rover)、捷豹(JAGUAR)仍難見成效,顯示新興市場國家的龍頭,藉併購快速國際化的門檻高。
但大陸車廠有能力進行海外收購,顯示內需市場雄厚實力。目前大陸汽車下鄉補貼是針對1300CC以下車款補貼10%,每輛車約可獲得3000~4000元人民幣,產品線較齊全的東風、駿威受惠程度較高。東風去年預估EPS為0.4元人民幣,今年有0.42元水準,駿威去年與今年EPS預估為0.27、0.3元人民幣,兩家公司今年本益比僅6.6、7.5倍。大陸官方藉由補貼擴張消費,汽車業今年展望將否極泰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