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an黃 發達公司協理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5-22 00:41
準新娘心路之旅與原生家庭的分離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05/19
案例
佩佩與小譽交往一段時間了,彼此都不只一次出現「結婚」的念頭,佩佩常想著如果能跟自己心愛的人一起生活應該是很棒的事。不過,佩佩的父母並不是很滿意小譽,總是擔心小譽不夠成熟穩重,不足以給女兒幸福的生活,因此佩佩總是認為:「爸媽一定不會同意我們結婚的。」
一日,佩佩來到診間,和筆者討論起這件事,我們談了許多,才瞭解到原來佩佩因為害怕父母不贊成,因此從來沒有問過父母真正的想法。
壓力的來源
穿上美麗的白紗、挽著心愛的另一半、隨著〈結婚進行曲〉步入禮堂……,如此美麗的畫面是每個女孩心中所嚮往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婚禮的到來時,喜悅的背後往往夾雜著複雜的心情,包含:面對經營婚後生活的壓力,或者是對於扮演婚後新角色的生疏與不適應。不過,首當其衝與最主要的往往是面臨與原生家庭分離的惆悵及不捨。
在健康心理學的壓力概念中,喪偶的壓力指數是 100,結婚的壓力指數為 50。任何一種生活變動其實都是壓力,即便是結婚、生子這些看來令人開心喜悅的事情,其實都是很大的生活變動,需要耗費體力和心力來因應。尤其在東方的傳統文化下,面對隨之而來的新角色與新的姻親關係等,對即將結婚的女孩而言,是一項考驗,而不單純只有喜悅。本文僅從數個常見的情緒面向及其處理方式簡要說明如下:
徬徨
在上文案例中,透過佩佩與筆者的深入討論,佩佩漸漸體會到自己面對婚姻的恐懼,並不僅僅只是害怕父母的反對而已,更是因為意識到結婚對自己所代表的深層意義。
原來,結婚代表「長大」、要「自己承擔責任」、沒有「靠山」,且婚後是好、是壞都是自己的選擇,這才讓佩佩體認到過去是這麼依賴父母,原來自己的內心是個不想長大的孩子,想永遠賴在父母身邊。當意識到這些後,佩佩知道了,其實父母同不同意婚事根本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自己壓根兒就還沒有準備好,也還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婚後種種的不確定,更還沒有準備好要真正的「長大」、「獨立」。
事實上,面臨重大決定時,徬徨的心情是一定有的。此時,找臨床心理師談談,或找可傾心相談的好友,一一釐清自己內心深處的憂慮與問題,才能找到徬徨感來源,進而面對問題。
脫離原生家庭
結婚對男女雙方而言,代表著與原生家庭的分離,各自獨立長大成人,對東方女性而言,「結婚」真的不是這麼單純的一件事情——不僅象徵著與原生家庭的分離,更意味著要面對許多新建立、待耕耘的姻親關係,特別是「媳婦」的角色,將深深影響著她的一生。
所謂的「分離」,並不是真的從此和父母分開,永遠不再見面;更精確的說,應該是獨立、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更多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分離,意味「展翅」,卻也可能引發「分離焦慮」。分離焦慮通常用在形容小朋友與母親之間的關係,當小朋友要與親愛的媽咪分開時,很自然的會產生焦慮、不想分開;而孩子如何處理這樣複雜的情緒,能否有足夠的安全感,獨自探索環境,適度的與媽咪分開一段時間,在成長過程中的意義非凡。
我們與原生家庭所建立的依附關係是重要的,而結婚對女性而言,是人生過程中,與自己原生家庭分離的重要經歷,如果這次能分離得好,才能成就下一次的分離;尤其是下一次再與爸媽分離,很可能就是陰陽兩隔的時候。分離得好,意指在離開原生家庭後,不再依賴父母,有能力照顧自己,有韌性和勇氣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並且逐漸成為可被依靠的對象,為人父、人母。當然,對許多年輕時就離家打拚的人而言,早就已經面對過與家庭「分離」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然而,因結婚所產生的分離,實有更多心理層次上的意涵。並且在這個「晚熟」年代,心理層次上的獨立可能是到了而立之年才會逐漸體會到的事。
開始真實人生
以前筆者總覺得即將結婚的女性朋友,應該非常高興才是。實際上,卻往往發現:結婚不是只有穿上白紗時的美麗無瑕,過程中還有許多五味雜陳的心情——無論是籌備婚禮的繁瑣,還是抗拒著扮演「媳婦」的新角色,又或是放不下對自己父母的牽掛——都讓筆者體會到,結婚不是一件只有單純開心的事情,而是與理想中所期待的「美好未來」有所不同。
其實,每個女孩心中幾乎都對結婚有一個完美的形象與憧憬。有人說:「婚禮只有幾個小時或一天,但婚後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然而,完美並不存在於現實中,存在的只有真實體驗的當下和過程。
阻礙上文案例主角佩佩遲遲不敢結婚的原因,或許就是她內心深處對未來憧憬的完美理想,卻又害怕理想幻滅。最後,佩佩決定享受人生,貼近真實人生的每一個過程,她清楚認知:即使不完美,那也是只屬於她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她仍然願意面對。最後,佩佩克服了自己的「分離焦慮」,鼓起勇氣去探索未知,開始她的真實人生。
與人分享
信仰基督教的新人,會在結婚前與牧師或傳道人深談、諮詢,試著瞭解自己與未來的另一半,這是很棒的!其實,男女雙方在面對結婚這個變動所產生的壓力時,各有不同的心情。在我們的文化下,女性所經歷的心路之旅更有其特殊性,準新人雙方若能彼此分享,試著瞭解並體會對方的心情,必會大大提升願意共同經營婚姻的承諾和實踐力。
事實上,不單是面對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時需要與人分享、談一談;即使在平日,每個人都需要三五好友,真心相伴,一同分享喜怒哀樂,傾聽與陪伴,既抒解生活壓力,也成為人生旅程中的好伴侶。(本文由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