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gooh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5-14 05:49
南科、台塑化 業外好賺
【經濟日報╱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2014.05.14 03:17 am
季報公布倒數兩天,財報效應邁入最高潮,截至昨(13)日已公布首季財報公司中,南科(2408)、台塑化、統一、統一超等業外收益均逾10億元,這些企業本業穩定、業外收益佳,財務槓桿操作耀眼。
美股大漲激勵下,台股昨日以上漲57點開出,盤中一度上漲78點,來到8,886點,但因投資人觀望季報,電子、傳產、金融類股漲幅同步收斂,終場指數小漲9點,收8,817點,成交值874億元。
台新投顧總經理莊明書指出,台股短線聚焦在季報效應,而上市櫃公司季報中的業外收入來源,包括有轉投資公司獲利或股利挹注、賣土地資產獲利、賣轉投資公司股票收益、利息收入、或出售智慧財產利得等。
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少數公司會利用業外收支項目,來進行「假出貨、做假帳」的手法美化帳面,在財報即將全數出爐之際,投資人應多加留意。
莊明書認為,觀察目前出爐的首季財報中,業外收益較佳的公司,集團股仍占不少,主因在於各集團旗下事業體之間的交叉持股現象普遍,一旦財務操作良好,往往可能低買、高賣股票,自然可以獲取豐厚報酬。
根據統計,截至昨天,已公布季報的上市櫃公司中,業外收益部分,以南科的28.6億元居冠,台塑化25.5億元、統一21.9億元,名列二與三名;統一超、台達電、可成、華亞科等,業外收益也都在5億元以上。
進一步觀察業外收益占稅後純益的比率,則以統一的52.6%最高,南科46.7%、統一超46.3%;其他占比逾兩成的個股,還包括聯電、台塑化、可成等。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事實上,各公司的業外收益、業外虧損、匯兌損失、存貨、海外子公司盈虧等,很難從營收資料加以研判,而必須從轉投資的營業細項加以分析。
因此投資人在觀察業外收益表現的同時,最好還是要搭配選擇第1季財報高獲利,且獲利主要來自本業,或本業營運具有轉機題材的族群。
展望盤勢,分析師認為,台股昨日已展開反彈走勢,而近期主要的觀察重點,在於法說會與季報的密集公布,短線上市場買盤仍相對謹慎,成交量能可能仍無法有效放大,財報效應仍是現階段盤面上的主要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