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ed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5-05 10:11

各國貨幣政策不同步 彭淮南:新興經濟體受創 籲亞銀給予必要協助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505/BN01/BN01_001.jpg
彭淮南為爭取中華民國正名,連續16年向亞銀提出抗議。
央行總裁彭淮南昨赴哈薩克參與亞洲開發銀行(ADB;亞銀)年會並發表演說,除了連續16年來提出希望「中華民國」正名以外,彭同時強調區域金融與貨幣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亞銀可以給予必須採取「資本管制」以穩定金融體系的國家,必要的指引與建議。
彭淮南指出,國際資本移動一直是威脅區域穩定最重要的因素,亞銀似可以提供亞洲國家必要的協助。
他舉例指出,協助新興經濟體或開發中國家降低過多外債;對必須採資本管制以穩定金融的國家,給予必要的指引與建議。若有必要,亞銀亦可協調區域內國家採取一致的措施,以有助於區域內國家,共同抵擋區域外的衝擊。
金融風暴後,全球央行競相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但從去年年中,美國首度透露出退場機制後,更對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造成負面衝擊。彭直言,先進國家不一致的貨幣政策,也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困擾。
貧富差距恐因此擴大
彭解釋,有的先進國家採取退場機制,降低資產購買規模;有的則因國內經濟未見明顯復甦,仍然採取寬鬆立場;也有的計劃在不久的未來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這些不同的貨幣政策效應會相互抵銷,且若政策實施的時點有異,恐將為全球金融帶來另一層的不確定性,不利於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彭准南強調,新興經濟體已不斷面臨國外衝擊的影響,如果持續累積,容易導致重大的經濟金融事件,許多人會因此而失去生計,貧富差距因而擴大,包容的成長成為排他的衰退,使過去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
連16年提出正名要求
彭直言,對於開發中會員國而言,如何促進包容的金融、使全民能夠共享金融資源,重要性遠大於對外金融開放。一國開放資本帳,很容易成為跨國金融機構的犧牲品。
亞銀於1966年成立,我國本是創會成員之一,但在1986年中國加入後,我國會籍名稱即改為中國台北,為此彭淮南過去16年來以「央行總裁」身分發表演說時都會抗議,希望導正視聽。
彭淮南除了對亞銀片面更改我國會籍名稱,提出抗議以外,彭也希望會員國應相互尊重,使各會員國有主辦各項活動的公平機會。
彭淮南亞銀演說重點
項目 內容摘要
★亞銀財務狀況
◎亞銀應重視財務問題
◎期待重新檢視政策優先順序,以做為分配財務資源的基礎
◎亞銀採取必要撙節措施,能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先進國家破壞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
◎先進國家不一致貨幣政策,對其他國家造成困擾
◎先進國家逐步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全球不少新興經濟體貨幣兌美元持續重貶且資本流出,有些國家被迫提高利率傷害經濟成長
★區域整合
◎亞銀可協助新興經濟體或開發中國家降低過多外債
◎若有必要,亞銀可協調區域內國家採取一致的措施,以有助於區域內國家共同抵擋區域外的衝擊
◎所有具堅強經貿實力與充沛金融資源的國家,都能參與亞銀區域經貿或金融合作,不宜因政治因素而經易將其排除在外
★捍衛國名
◎亞銀片面更改我國會籍名稱,提出抗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