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ed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4-30 16:39

趨勢大師:3方困境 台灣臨嚴厲挑戰

進入21世紀後,台灣面臨諸多挑戰。經濟方面,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陷入低成長,產業面臨強大外來競爭。社會方面,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人口結構邁入高齡化。政治方面,各黨派的意識形態凌駕國家整體利益,符合長期發展的戰略政策無法獲得共識,台灣已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厲挑戰。
2013年台灣GDP為4693億美元,全球排名27,韓國為1.234兆美元全球排名14,中國GDP為9.038兆美元高居全球第2。以人均GDP看,2013年台灣為2.114萬美元全球排名38,韓國2.505萬美元排名30,中國為6629美元排名86。
不論從總量或平均量看,台灣國民所得皆落後於韓國。從產業結構的內涵來看,台灣也不如韓國,韓國大企業高度垂直整合,技術深耕,且有強大品牌行銷全世界,不畏製造廠外移。台灣以代工起家,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皆以代工為主要運作型態,自我品牌很少,技術開發不夠深入,因此容易被模仿而引來眾多競爭者。
自我品牌少易被模仿
以往中國是台灣大量低廉人工成本供應者,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中國與台灣形成互補。台灣原材料出口中國加工組裝後,行銷全世界。隨著中國經濟成長,中國本土製造業崛起,與台廠形成競爭態勢,中國廠開始在全球市場與台商競爭。
中國目前是許多產品全球最大的市場,從手機、電視到汽車等消費產品,中國銷量高居全球第1,中國本土品牌崛起,台灣被邊緣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矽谷台灣連接鏈弱化
更嚴峻挑戰來自人口結構,台灣人口紅利將於2015年達到最高峰,以全球最快老化速度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紅利是指一國的總人口數中,具勞動生產力的族群(通常為15~64歲)佔多數,需被扶養小孩及老人較少。人口紅利消失,具生產力族群數量無法相對成長,不僅造成下一代重大負擔。
以往台灣有大量青年學子負笈美國留學,畢業後留在美國高科技公司,累積先進技術能力。這些學有專精高級技術人才,返台創業或加入台灣高科技公司,是台灣高科技在世界爭得一席之地主因。
近年,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公司中台灣工程師人數大減,取而代之是中國工程師。矽谷台灣這條連接鏈已被弱化。所幸台灣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及高科技生態環境優於中國,尚有生存利基,若沒好好把握時機,這些優勢可能會很快地是被超越。
面對困境,台灣惟有大開大闔的開放,以優勢吸引全球人才到台灣創業工作打造新台灣。應建立公平優惠的制度,法治須落實。政治家須有開闊胸襟,以未來前景為己任,方能面對未來嚴酷挑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