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陳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4-21 10:29

慧眼看2030年 看準50億中產階級大商機

慧眼看2030年 看準50億中產階級大商機
中時電子報作者: 記者楊曉芳╱新竹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4月21日
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新竹報導】
今(2014)年在海南島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蔡明介在《4G:佈局真正的移動互聯時代》論壇上直接點出,2030年全球中產階級50億人口將啟動一波新商機!
此話一出,也為兩岸科技業點燃新希望。蔡明介在接受本報專訪亦強調,對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並不悲觀。
蔡明介指出,從未來經濟發展預測觀察,全球中產階級的總人口數,將自2009年的18億人一路成長,預估到2030年時,總數將高達50億人口!這段中產階級人口快速成長的期間,全球區域性經濟版圖亦產生結構性改變,同時,也因為變化而產生商機。
蔡明介進一步指出,除了全球整體中產階級人口總數成長外,區域經濟的變化,也改變人口結構性分佈比例,預料未來20年新興國家會比開發國家發展來得快。
他指出,2009年全球中產階級人口分佈,36%來自歐洲、28%來自美國,亞洲人口佔28%、非洲佔8%。但是,這幾年美國的次級房貸、歐債等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版圖的發展有了變化,也牽動各區域中產階級人口在全球分布比重。
預期2030年,全球中產階級的人口總數達50億人口時,亞洲中產階級將快速成長,占比將提升至66%,其次是才是原來位居第一的歐洲,不過占比將大幅降低至14%、美國則縮小至13%,至於非洲相較之下,其占比也將縮減至7%。
回歸到聯發科主要的移動式終端市場,中產階級人口快速成長階段,移動終端的技術也持續往前走,牽動的不只是晶片從2G演進到3G,還包括顯示螢幕、觸控面板等技術的演進,預料未來,仍將持續產生新的技術,包括演進至4G、甚至是5G、雲端帶動的物聯網應用…等。
蔡明介強調,對於台灣科技業的前景並不悲觀。他認為,以智慧型手機市場來看,確實是成長力道在減緩。不過,就一個產品市場的年成長率,從過去每年50%、60%的高成長率,逐步向下減緩至40%,30%,甚至是20%,對產業而言還是非常營養的!
其次,過去30年,台灣科技業絕大多數是依賴Wintel所帶動的PC產業,而成長動能雖已經走弱,但是很多科技企業均會找到自己新的方向,基本上,只要能走到今日的科技上市公司,都還是有站起來的機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