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 發達集團專員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4-21 08:33

《書劍集》新台幣的新戰場

自由時報 – 2014年4月21日 上午6:12
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雖從氣若游絲中逐漸恢復生息,但長期臥病的後遺症也開始顯現,各國搶著要率先站起來的衝突,就像器官間互相擠壓的不協調。國際美元在金融海嘯後,持續在低點徘徊,近二個月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呈現弱勢,短期美元弱,人民幣卻更弱,逼高了歐元,迫使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重新洗牌。
匯率是貨幣間的相對價格,是左右金流、影響物流的重要因素;對匯率的預期左右著全球投機性資金的跨國流動。以相對於歐元、日圓、英鎊、加拿大幣、瑞士法朗及瑞典克朗等幣別編製而成的美元指數,目前仍然在八十以下的低點,國際美元未因量化寬鬆(QE)規模降低而有起色。
美國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的經濟表現,於先進國家中雖相對出色,且美國官員過去經常喊出「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但美元卻持續走低,即使聯準會(Fed)將在年底前結束QE政策,接下來可能開始降低資產負債規模,逐步收回美元,不過,市場並未反映。在出口受益於弱勢美元,屢創新高之際,美國官方對弱勢美元顯然也甘之如飴。
至於最近一個多月來「異常」貶值的人民幣,雖有不少人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是為了降低人民幣只升不貶的預期,才引導人民幣暫時走貶,不過,這在邏輯上並不合理。
如果從基本面看,人民幣終必升值,要降低升值預期的方式,應該是升值一次到位,否則任何策略上的操作,終必為市場破解。也就是,如果人民幣一定要大幅升值,則預期心理將持續存在,投機資金匯入的情況就不會停止。所以,中國官方勢必另有圖謀。
中國去年外匯存底超過三.八兆美元,全年增加五千億美元以上,今年第一季再增加近一千三百億美元,增幅和餘額都是新高,美國因此據以認定中國干預匯市情況不變。美國財政部編製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半年報」(Semiannual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也直指人民幣應進一步升值,中國從投資導向轉變成國內消費為主的經濟結構才能順利調整。
美國並未維持強勢美元,中國顯然也擔心調整過程的痛苦,所以回到壓低人民幣拚出口的老路;但匯率是貨幣間的相對價格,不可能所有的貨幣都貶值。美元和人民幣背後是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它們貶值,使得國際重要性僅次於美元的歐元要承擔升值的後果。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雖認為去年歐元走高,有助於抑制通膨,但歐元區經濟低迷,也已無法忍受歐元的進一步升值,他並意圖施行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希望追隨美國之後,引導歐元走低;而經濟沉睡廿年的日本,貨幣更已在前年底開始回貶。
低成本和差異化,始終是市場上競爭的利器,當各項條件一樣,產品分不出好壞時,價格決定了銷量。所以市面上陳售之任一商品的品質和用途,雖然不會因為價格的變動而改變,但因為售價不同,卻能改變它和其他商品的相對「價值」,也改變了它獲得消費者青睞的程度。
匯率以不同方向,同時影響進出口,並牽引貨幣政策和國際經貿關係,而且也無法永遠單方向移動,複雜性遠非產品售價可以比擬,但只要貿易和資本移動存在,都是國際經濟的關鍵課題。當我國官方也認定中國已成為國際市場的競爭對手,新台幣就不能只被拿來和韓圜比較;在國際經濟的複雜交錯中,貨幣價值的調整,又進入新的場域。
就像貿易戰一樣,貨幣戰不會消失。這一次,沒有人高喊貨幣戰爭;但是,戰爭一直都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