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如 發達公司總經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3-29 20:16

《金融》台英洽談,人民幣商品多元化

《金融》台英洽談,人民幣商品多元化
2014/03/29 16:52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國人可投資的人民幣商品可望變多!據了解,倫敦金融城市長吳斐娜(Fiona Woolf)訪台後,台灣與英國確定於5月19~20日舉行會談,正式討論引進英國人民幣商品,避免國內人民幣資金直接回流大陸。
吳斐娜年初訪台時,受到國內高度重視,連馬英九總統都撥空接見,但當時她吐槽說,台灣沒有人民幣產品及服務,法規限制又多,沒有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能力,讓財金首長相當尷尬。不過,她承諾,台英可一起合作人民幣市場。
外資券商表示,目前台灣發展人民幣業務的限制,不是監管太嚴,而是政府當初與大陸洽談時,幫國銀談到3.6~3.8%的高存款利率,造成國銀吸收人民幣存款後,就直接存到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賺利息。
相對的,中銀拿到人民幣後,也直接回流大陸賺利差,外界因此批評大陸來台吸金。在可投資商品有限的情況下,國人投資人民幣管道也因此受限。為此,金管會有意讓人民幣商品多元化,解決人民幣去化問題,並增加台灣金融就業機會。
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陸怡豪透露,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任後的開放政策,讓外商發現台灣開放金融市場是玩真的,對台灣的興趣也大增。英國人民幣交易量很大,但缺乏人民幣資金,相對的,台灣人民幣存款驚人,可惜沒有人才及商品。
因此,敦倫與香港及新加坡合作後,今年把目標放在台灣,雙方正式洽談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合作。據了解,5月的台英商務協會,主要是引進倫敦人民幣商品在台灣交易,藉此建立台灣的人民幣交易平台,人民幣也可以不要直接回流大陸,而是跑到全世界。目前主要引進商品以貿易金融為主,包括寶島債相關商品。
另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批評,寶島債未以台資企業為主要發債者,等於是陸企拿台灣的錢去打台企。此話一出,目前剩下的33億人民幣發債額度,確定留給台商企業,不過至今沒有任何台商提出申請。
外資表示,政府擔心外商或陸企來台發寶島債後,錢會回到海外,但即使這些企業不來,台灣的錢還是會去香港買點心債,台商也不只有發寶島債一種籌資管道。
因此,建議寶島債可比照國際板,規定外資企業來台發債時,必須先在台經營子公司3年以上的條件限制。(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洪正吉/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