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oothly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3-28 11:03
廣達股價拚過鴻海 近14年首見
在國際資金力拱下,電子代工大廠「大哥」廣達(2382)昨(27)日股價再度大漲3.67%,以87.5元成功擠下「一哥」鴻海(2317)的86.3元,這也是廣達自2001年以來股價首度超越鴻海,證明「擺脫代工宿命、尋求利基產品」也可以出頭天。
外資昨天再度買超廣達達6,283張,幫助股價以87.5元擠下鴻海的86.3元。
歐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鴻海與廣達都是擁有基本面支撐的好股票,但對想要控盤的政府基金而言,「股本相對較小、基本面有沒太大問題」的廣達顯然更受青睞,因此廣達近期股價之所以大漲,買盤來源除了國際資金外,政府基金也扮演關鍵角色。
港商聯昌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王萬里指出,由於以NB代工為主的下游硬體製造族群過去幾年基本面實在太差,當今年已沒那麼差、國際資金又開始回補台灣科技股的時候,就必須找類似廣達與台達電(2308)這種優質標的來加碼。
尤其是廣達積極切入雲端產業後,已由傳統低毛利的NB代工產業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點,摩根大通證券便認為,未來可比照台達電拉出一波投資價值調升(re-rate)潮、享有優於同業更高的本益比。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認為,鴻海股價之所以輸給廣達,並非基本面不好,事實上,看好今年營益率將逐季走揚趨勢並未改變,而是有其他2項原因:
一、鴻海開始啟動一連串各部門分割上市計畫,對國際資金而言,現階段並不急著買航空母艦鴻海,而是等著買這些即將上市的小金雞;二、相同的道理,對國內法人而言,偏愛子公司也高於鴻海。
因此,即便外資圈已大多樂觀預期鴻海可望公布不錯的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獲利數據,來自國際資金的實質買盤其實還不算太大,相較於廣達「惦惦吃3碗公」的有效回補,股價終究還是輸給廣達。
不過,歐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目前並不存在「要廣達股價漲、就得賣鴻海」的問題,廣達與鴻海股價將呈現良性競爭向上,因為對於同步看好這2檔個股股價的國際機構投資人而言,可以採取「買進廣達、放空鴻海」的配對交易(pair trade)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