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ecky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3-28 00:22
父母給孩子的十大禮物/ 要讓你的孩子學會感恩
本帖最後由 095 於 14-05-24 06:01 編輯
父母給孩子的十大禮物
一、愛
建議:輕拍孩子的肩、臨睡前給孩子一個吻、與孩子道別時揮揮手、在孩子回家時給他一個問候...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達愛心。
二、紀律
建議:使用嚴厲的但卻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紀律來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然後再平心靜氣地向他解釋:無論你何時再犯,我都會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為止。
三、以身作則
建議: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假如你不想讓你的孩子吸煙,你自己最好就不要與香煙為伴。要想為你的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四、自尊
建議:即使孩子的發展與你為他設計的目標並不一致,或者他的有些表現你很難理解,你也應尊重他的個性。
要關心但不要什麼都替他作主,應鼓勵他獨立思考並勇於探索,讓他知道你隨時都在關注著他。
五、良好的自我形象
建議: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直到他完全掌握,然後說一聲:做得好。
六、良好的健康習慣
建議:讓你的孩子定期去醫院,接受必要的健康體檢,同時讓孩子了解壞習慣對身體的危害。
七、多跟孩子在一起
建議:每週都計劃一次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然後讓孩子盼望著這個時刻的到來,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八、學習動力
建議:在幼兒時期就開始讓孩子學著閱讀,待他長大後再讓他對著你朗讀。培養他對自然和周圍環境的好奇心。
你要經常傾聽孩子的想法,與他一起探討一些問題。
九、幽默感
建議:和孩子一起閱讀幽默書籍和看喜劇電影,當孩子嘗試一些幽默行為時,父母應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
十、夥伴關係
建議:不要總讓孩子關在家裡做一些早已設計好的遊戲,要鼓勵他多與同齡孩子在一起玩耍,這樣,在自由自在的活動中,孩子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
===
加 3 篇文章:
文章: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六件禮物
一 自信
自信心是孩子潜力的“放大鏡”。
給孩子正面的回饋,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
如果你想培養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
多做肯定性評價,多讓孩子發覺自己的愛好,每個人獨特的優點就是自信的源泉。
二 獨立自主
父母潛能地對孩子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
也有些父母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是這通常會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
最終孩子還是要獨立的,父母必須壓抑自己希望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慾望。啟發孩子主動地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從學習到照顧身體。
*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要培養孩子的負責心。
*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失敗也沒關係。
*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
*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
*不要說教。
*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
三 愛和快樂
讓孩子知道他對你多重要,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慷慨地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
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樂,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
鼓勵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她的興趣上。 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
四 父母=朋友
成為孩子最好的、無話不說的朋友。
和孩子打成一片,不要擺起架子,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
對孩子說心裡話。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如果他告訴他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听少講。
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談心。
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當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時候,不要馬上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
五 理智講理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
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
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的機會,以身作則。
規矩雖然還是要的,但是我對“規矩”的定律有四個:
(1)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
(2)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違背了規矩孩子將受講好的懲罰
(4)規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六 學習向上
鼓勵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應用而學習,為了興趣而學習,不只是為了分數。
你能傳授給孩子的不是書本里的死知識,而是學習的方法: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掌握課本上的內容,知道問題的答案
境界二、舉一反三:具備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能夠舉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境界三、無師自通:掌握了自學、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沒有老師輔導的情況下主動學習
境界四、融會貫通: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
===
文章: 謹記五要點 做一個成熟的父母
一、做一個安心的父母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經歷過各種不同的事件,事件本身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爸媽如何帶領孩子學習。
我的口頭禪是:「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也是孩子和我們共同的學習機會,沒什麼好擔心和恐懼的,一切都會是個學習的功課!」
二、做一個永遠正向積極的父母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態度!如果要我們選擇一份禮物送給孩子,這個態度會是終生受用的禮物。
我常問自己和孩子的問題是:「這件事已經發生了,不管你喜歡與否,我們都無法改變!
我學到了什麼?我做了什麼樣的決定和選擇,可以創造生命的恩典和禮物呢?」
三、無條件的支持和鼓勵
我喜歡對輔導的孩子說:「你再壞,老師都不會放棄你,因為你永遠是我的學生!」
我也常對著孩子說:「無論你這一生發生什麼樣的事或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事實,就是──你永遠是我的孩子!
我永遠會和你站在一起面對困難和挑戰,我永遠會是你最好的靠山和啦啦隊。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你,我仍然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四、珍惜所有感恩一切
孩子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狀況或意外,我永遠謹記給孩子的一個承諾──「不論發生任何事情,你若有需要,爸爸都會像超人一樣帶著笑容出現!」
這樣的承諾要經得起一再的考驗,我非聖賢,自然也會有忘記的時候;
但一再違背承諾的經驗,則讓我學習到更加謹慎地提醒自己。
既然老天給予我生命最好的禮物,有一對永遠賞識我的父母、親密的手足和相知相惜的另一半,一個讓我永遠有學習機會的孩子,我怎能不珍惜和感恩呢?
一切的美好,都來自於我們懂得感恩!
一切的福報,都來自於我們懂得珍惜!
簡單的文字卻給予我莫大的啟示!
五、能付出者才是有福
樂於付出所有,讓自己生活充實、生命有價值的人,比較容易快樂;
而貪得別人給予,每天都充滿著抱怨和不滿的人,比較不容易快樂。
富有不是佔有,而是付出所有,你付出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那麼,有什麼理由不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付出的人呢?
我最常對家人說的話是:「謝謝你給我服務的機會,能為你服務是我莫大的榮幸!」 這絕對是個好習慣,
一個成熟的父母,應該珍惜、感恩另一半和孩子給我們服務的機會!
六、家是最好的道場
修行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最親密的人,往往是我們最陌生和不了解的人!
請多用一種修行或服事的方式來關照家裡的每一個人吧。
我們一直在學習,學習看顧好這一顆心猿意馬、隨時都會受到打擾和影響的心,學習用了解和溫暖去懂得每一個人的心情。
我們會成為家人,絕非偶然。
請放下我們主觀偏執的想法,用接納的心去賞識每一個人的獨特,你的心中自然會升起一朵微笑的蓮花。非常奇妙哦!
==
文章: 要讓你的孩子學會感恩
一名成績優秀的青年去申請一個大公司的經理職位。他通過了第一級的面試,董事長做最後的面試,做最後的決定。
董事長從該青年的履歷上發現,該青年成績一貫優秀,從中學到研究生從來沒有間斷過。
董事長問,你在學校裏拿到獎學金嗎?該青年回答,沒有。
董事長問,是你的父親為您付學費嗎?
該青年回答,我父親在我一歲時就去世了,是我的母親給我付的學費。
董事長問,那你的母親是在那家公司高就?
該青年回答,我的母親是給人洗衣服的。
董事長要求該青年把手伸給他,該青年把一雙潔白的手伸給董事長。
董事長問,你幫你母親洗過衣服嗎?
該青年回答,從來沒有,我媽總是要我多讀書,再說,母親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事長說,我有個要求,你今天回家,給你母親洗一次雙手,明天上午你再來見我。
該青年覺得自己成功的可能很大,回到家後,高高興興地要給母親洗手,母親受寵若驚地把手伸給孩子。
該青年給母親洗著手,漸漸地,眼淚掉下來了,因為他第一次發現,他母親的雙手都是老繭,有個傷口在碰到水時還疼得發抖。
青年第一次體會到,母親就是每天用這雙有傷口的手洗衣服為他付學費,母親的這雙手就是他今天畢業的代價。
該青年給母親洗完手後,一聲不響地把母親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
當天晚上,母親和孩子聊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早上,該青年去見董事長。董事長望著該青年紅腫的眼睛,問到,可以告訴我你昨天回家做了些什麼嗎?
該青年回答說,我給母親洗完手之後,我幫母親把剩下的衣服都洗了。
董事長說,請你告訴我你的感受。
該青年說,
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沒有我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
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
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
董事長說,我就是要錄取一個會感恩,會體會別人辛苦,不是把金錢當作人生第一目標的人來當經理。你被錄取了。
這位青年後來果真工作努力,深得職工擁護,員工也都努力工作,整個公司業績大幅成長。
假如一位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習慣了被人圍著寵著,什麼都是“我”第一,父母的辛苦都不知道,
上班後,以為同事都應該聽他的,當了經理後,不知道員工的辛苦,還要怨天尤人。
這樣的人,會有好的學校成績,會有得意風光的一時,但社會上的這類人,都不能成大事,都不會感覺到幸福,都要跌跟鬥,
那父母是愛孩子呢還是害孩子呢?
你可以讓你的孩子住大房子,吃大餐,學鋼琴,看大屏電視,
但你在割草時,也要讓你的孩子在大太陽下拔拔野草,
你在吃飯後,也要讓你的孩子洗洗碗,不是你沒有錢雇人,
而是你真心愛孩子。你要讓孩子知道,即使父母掙不少錢,但早早的白髮,和那位洗衣服的母親沒有本質的差別。
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你的孩子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