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3-04 18:13

03/05號傳真稿筆記

2009世界景氣展望及股市投資策略
2008年勢變化最劇烈的一年,國際股市從多頭一夕逆轉,而熊市走勢蔓延到2009年,在二月底道瓊開始破底,是否股市跟經濟面都會進一步轉壞,我們深入探討之。
歐美日經濟有進一步惡化趨勢
2月交易的最後一天,AIG創下美國企業單季虧損的最高記錄,使道瓊一口氣跌破盤整四個月的低點,世界其他股市也紛紛重挫,從最近美國大銀行頻頻跟政府要求紓困,而財報紛紛低於分析師的預期,表示美國的金融風暴談不上暫告一段落,等最近美國政府的對金融業的壓力測試報告出來,才知道這個洞到底有多深。
歐洲區經濟狀況也不好,尤其東歐北歐國家外債過高,會不會引發國家信用風暴還在觀察之列。
而日本因為幣值過於強勢,出口大幅縮水,短時間很難有起色,不過日元的購買力大幅增加,等到金融風暴暫告一段落,影響可以清楚評估出來,日本企業可能將大幅開始收購其他國家有競爭力之公司。
金磚四國強弱分歧
出兵格魯吉亞造成當時處在最高峰的俄國股市立刻連續暴跌,資本紛紛大量外逃。秋季之後全球金融危機深化和擴散,更使俄國資本市場雪上加霜,成為全球股市中跌幅最大的市場。2008年從俄羅斯外逃的資本總額達一千億美元。與此同時,金融危機逐漸擴散到俄羅斯的實體經濟領域。2008年11月份,俄國工業生產比10月份下降了將近11%,而2009年一月的GDP成長率更一口氣跳水到-8。8%,經濟數據呈陡坡式下降。
另外油價的不振,導至以石油出口為創匯主要來源的俄羅斯在2009年難以振衰起蔽,暫時不利於投資。
巴西的貧窮水準降至近30年來最低點後,經濟成長陷入停滯。失業率創新高、出口下滑,顯示2008年第四季經濟成長預期將停滯,巴西可能步入2003年來首度經濟衰退, 由於巴西的出口以農產品與生質能源為主,經濟是否有起色還是端賴國際的原物料行情。
而印度在財政及貨幣政策雙重激勵下,目前經濟狀況尚稱平穩,目前印度政府樂觀認為印度經濟在2009年應有6%以上的成長率。
中國在去年底中央推出4兆人民幣的擴大內需方案,而各地方政府更提出相當於18兆人民幣的投資預算,在各項經濟刺激計畫出臺後,政策的落實效果被認為是明年GDP增幅能否成功保“8”的關鍵所在。而近兩個月,工業生產指數及銀行貸放的金額都有增加的趨勢,而家電下鄉及汽車下鄉政策,都有顯著效果。
雖然中國跟印度的外銷都不免衰退,但是因為兩國都是石油進口國,今年油價遠低於去年,反而外貿順差將會增加(或逆差減少)。
台股的機會所在
台灣去年第四季GDP雖然衰退8。3%,加上1月出口也衰退超過5成,乍看之下,似乎前景一片黯淡,但是台灣近年來跟中國由敵對狀態轉趨和解,資金跟投資的限制陸續鬆綁,長期逗留中國的資金有機會部分回到台灣,可以改善台股在亞洲本益比嚴重偏低的局面,事實上,農曆年後的台股堪稱世界最強,自然人交易比重也從去年 55%,提高到現在的 70%,表示有部分大戶趁低吸納籌碼,尤其部分能維持成長及跟中國關連的股票(如網龍),已經再度突破新高,為台股的未來指引一盞明燈。
話說回來,韓元貶幅亞洲之冠,出口衰退也逼近四成,但是韓國指數仍在2000年的高點之上;台股比起2000年的高點10393點,已經打四折,下檔還有多少空間,值得深思。
從資金面上,美國貨幣基數由去年0。84兆美元,暴增至今年 1月的1。74兆美元,中國超額準備也正大幅攀升,至於台灣,去年定存更創歷史新高12。5兆元,充分顯示,市場非常有錢,只等壞消息過去,歷史告訴我們,暴跌後常帶來暴漲。至於選股邏輯,筆者提出三點:
中國概念優於美國概念
過去台灣的商業模式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銷售以美國為主。但目前美國受傷嚴重,經濟成長的重心轉為中國,而山寨文化的啟示,目前的最火紅的商業模式是大陸接單,中國生產,台灣技術及零組件,能完成角色轉化的公司將是新一波的贏家,如聯發科。
平價優於高價
高價品通常毛利較高, 但在這一波金融風暴下,消費者慢慢由品牌迷失覺醒,開始選擇平價的實用商品,其實這是台灣的強項,甚至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由好用轉變為堪用,因此符合此定位的廠商將會在不景氣脫穎而出。
競爭力優於獲利
獲利好壞已反映在股價,在國際股市肅殺的氣氛下危機入市,注重的應該是競爭力,因為不景氣出現倒閉潮難免,而競爭力強的公司可利用此機會擴大市場占有率,以期在衰退結束後煥發出更炫爛的光采,如果能挑中此類股,長期持有將有超過十倍的獲利。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