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落蒙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4-03-11 22:43

避免下面這些因素能大大減少罹患痔瘡的幾率!

痔瘡是位於肛管和直腸下端的腫脹和突出靜脈。內痔可能凸起進入肛管或通過肛門伸出,在這種情況下,它們被稱為“脫垂痔”。外痔發生於肛門開口處的皮膚表面。無論哪種類型,痔瘡都會帶來令人痛苦的困擾。它們疼痛,灼燒,瘙癢,刺激肛門部位,並且經常會流血。
大約一半到四分之三的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段時間出現痔瘡。有很多因素能夠導致痔瘡,其中一些是可以避免的。
重力:人類是直立的,這會導致對身體所有靜脈的下行壓力,包括那些肛管和直腸中的靜脈。
家庭歷史:如果父母一方有痔瘡,他/她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成年之後出現痔瘡;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痔瘡,這幾乎是肯定的。
年齡:雖然痔瘡可能在一個人20歲甚至更早時開始出現,但症狀通常在一個人30歲及以後才會出現。
懷孕:隨著胎兒的成長,它會對直腸區域帶來額外的壓力。與懷孕有關的痔瘡通常會在寶寶出生後消失,除非它們在懷孕之前就存在。
肥胖:增加的體重會對靜脈施加更大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超重的人可能更喜歡精製食品和久坐的生活方式。
長時間坐著:如果沒有某種形式的定期鍛煉,心臟肌肉將血液從靜脈返回心臟的效率較低。
長時間站立:對於整天站著的人而言,重力會持續對他們的身體靜脈造成壓力。
性行為:肛交也會對肛管中的靜脈施加壓力。
低纖維飲食:高度精煉的食物(白麵粉製品、糖、脂肪和蛋白質高而複合碳水化合物低的食物)導致缺乏纖維的飲食,最終導致便秘和痔瘡。
便秘:難以通過排泄物會對肛管和直腸靜脈造成壓力和傷害。
瀉藥:對這些產品的不當使用是便秘的一大原因,因此可能會在痔瘡形成中起主導作用。
與痔瘡類似的症狀可能意味著其他疾病
痔瘡不是肛門瘙癢的唯一原因。肛門衛生差、肛周疣、腸道寄生蟲、藥物過敏、牛皮癬、其他形式的皮炎或局部感染或者甚至太多咖啡都可能引起瘙癢。疼痛可導致裂隙,即肛門周圍皮膚的小裂縫。
如果你發現該區域充血,不要以為它就是痔瘡。出血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統計,它每年可以殺死56,000人。雖然鮮紅的血液通常預示著痔瘡,但不要嘗試自己來作出診斷.
心得:如果你看到出血了,去看醫生,讓醫生為你做診斷。只有做出正確的診斷,才能選擇合理的方法來治療痔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