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喵仔 發達公司副總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3-08 08:47

人民幣離岸中心 台尬輸星國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渣打昨(7)日公布最新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美國紐約正式獲得加入,和台灣、香港、倫敦、新加坡同列為全球五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台灣積極朝繼香港之外,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但到目前為止,比重仍落後香港、倫敦、新加坡,五大中心中僅領先剛加入的紐約。
這項指數是由渣打同時間統計五大市場的人民幣存款,人民幣計價債券和存款證,貿易結算和其他國際付款,以及外匯交易量,計算出的人民幣市場地位。
渣打銀行研究部門按指數所追蹤的活動計算,香港以71.9%保有人民幣最大離岸中心的地位,倫敦及新加坡分別占比13.4%及9.7%,台灣則有5%,暫時領先新加入的紐約。
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SCGRRGI)1月份升至1,475,較12月成長8.5%,不僅單月成長再衝上百點,全球離岸人民幣市場全年成長達81%。渣打銀研究部門指出,雖然最近人民幣出現波動,對於累積人民幣存款影響不大,反而吸引更多民眾在兌換人民幣,尤其是台灣和香港。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指出,人民幣在台灣因利率及匯率的回報率,均優於美元,對一般外幣投資人的吸引力一直都存在,人民幣存款在台灣仍具有極鉅的成長潛力,預計今年底人民幣存款將達3,000億。
渣打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全年預估值,其實是低於國銀預估的4,000億人民幣,是否未將金管會鬆綁法規、並成立人民幣專案小組等誘因納入?是否不看好台灣在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賽?符銘財對此表示,台灣相對開放人民幣業務較香港及新加坡來晚,政策宣布到開始推動,及至產生綜效,通常需要數年時間發酵,未來台灣仍是有機會成為全球人民幣離岸巿場的重要一員。
台灣自去年2月開放DUB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存款成長快速,渣打研究部門近半年來3度調高預估存款總額,但渣打認為,還要看人民幣流動性,台灣官方繼續與中國政府提出人民幣回流管道,包括擴大昆山試驗區至廈門、上海及江蘇省。當局亦希望在上半年通過兩岸服貿協議,爭取1,000億人民幣的R-QFII配額。
目前部分台灣銀行業是透過在香港的營運點,獲得R-QFII基金並以OBU模式服務客戶,金融業者指出,這也搶掉部份台灣在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優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