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如 發達公司總經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2-11 22:58

台灣空轉論戰 產官學各抒己見

台灣空轉論戰 產官學各抒己見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014年2月11日電)台灣為何多年空轉?今天掀論戰,聯茂電子副董事長高繼祖認為,「台灣常放大自己,縮小世界」;學者表示與憲法制度互相制衡有關,立委則認為是執行力及朝野對抗。
財團法人財經立法促進院長黃達業結論指出,車子要往前動,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往同一方向推,兩股不同力量只會互相牽制,停在原地,呼籲朝野盡速通過服貿協議,結束空轉惡夢。
財團法人財經立法促進院今天舉行財經立法高峰會第二天會議,第六場座談討論「兩岸經貿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由經濟部常務次長卓士昭擔任主持人,高繼祖、台大經濟學系教授林建甫及民進黨籍立委林岱樺、國民黨籍立委楊瓊瓔等人與談。
黃達業在提問時指出,在場產官學各界及民意代表都非常認真工作,但外界卻常質疑台灣社會空轉8年乃至16年,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卓士昭表示,兩岸關係是造成國際談判進度的重要關鍵,2008年前台灣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是「事倍功半」,自從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國際談判較以往容易得多,有些國家甚至主動提議進行接觸。
不過,他說,兩岸服貿協議卡在立法院後,這些國際談判又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
業界代表高繼祖表示,「台灣常放大自己,縮小世界」,與國際不是真正接軌,應更虛心學習各國優點、細節,如新加坡的移民政策、香港的金融、旅遊政策或大陸地方的招商措施等等。
他強調,台灣應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人才開放,否則與國際連結的網路一旦中斷,引不進頭腦的活水,就算台灣可以獨力進步,也比不上別人進步的速度。
林岱樺認為,空轉肇因於政府只有願景,沒有執行力及政務官態度保守。她說,政務官應該解決問題,戮力溝通、協調,才能落實總統及行政院的施政方針。
楊瓊瓔指出,台灣是民主國家,民主卻被濫用;朝野都知道不開放,台灣就不會進步,只能劃地自限,但在野黨卻以公聽會技術杯葛服貿協議,建議政府應依時勢,強勢而為。
林建甫說,有沒有進步看平均國民所得就知道,台灣以前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韓國、香港、新加坡都比台灣高,台灣還留在2萬多一點美元,進步很慢。
他表示,台灣的問題在政府制度,五權分立互相制衡的結果,就會演變為反對而反對,建議朝議會內閣制修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