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步留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2-10 22:04
謊 言 之 書
本帖最後由 022 於 14-02-11 13:15 編輯
管理員:只要宗教文章佔品味生活區太多版面, 全部下沉處理.
將文章全擠到後面.
如果嚴重的話. 管理員會處罰.我把話講前面.
品味生活區是為一般文章, 不是為宗教文章而設.
傳教方式很多種. 可私下傳, 上街頭傳, 用書臉, or 設個人部落格.......... etc.
品味區不是為 個人的宗教而設立.
====
昨天貼宗教文章不只一篇, 有人 昨天藉分享名義, 將宗教人像圖貼上去. 把這邊當成廟.
個人宗教這麼濃厚.. 把品味生活區當成甚麼.
這樣 玩品味生活區的版面
請還給 品味生活區一個乾淨環境.
====
管理員已在上面寫這麼多字. 請不要拉文章.
======
這裏有一些華納愛哈德(Werner Erhard)的經文,摘自他的「謊言之書」(Book of Lies)一書,你能不能對它裏面的某些部分加以評論?
第一段經文很美。第一段經文:
真理並不是意味著什麼,它只是存在。
它就好像一朵花,它並不意味著什麼,一朵花意味著什麼呢?它只是存在。
意義是屬於頭腦的,意義是由頭腦所強加上去的。真理並不屬於頭腦,當頭腦不復存在,真理就存在了,所以真理怎麼能夠意味著什麼呢?它只是存在。
如果你去經驗它,它就是真理,同樣的東西如果你去相信它,它就是一個謊言。
是的,完全正確。唯有當你去經驗它,它才是真理,因為真理是一種經驗,而不是相信。相信意味著你不知道,你具有借過來的知識,你知道某些關於它但不是它的東西。關於它的東西是某種離得很遠的東西,它是一個謊言。對真理的一切描述都是謊言,只有真理才是真實的。
真理不能夠被說出來,它只能夠被經驗,所以,師父一直在做些什麼呢?他們引導你由一個謊言走到另外一個比較接近真理的謊言。然後他們再引導你從另外一個謊言走到另外一個謊言 ,那個謊言又更接近真理。但是所有的謊言都是謊言,不管是比較接近或是比較不接近都沒有什麼差別。當你跳開所有的謊言,那就是跳開頭腦--那個說謊者。當你跳開頭腦,真理就存在了 ,它只是存在,唯有到了那個時侯,它才是真理。
耶穌所說的對他本身來講是真實的,但是對基督徒來講呢?所有那些美麗的句子都是死的謊言,都是讓人家去相信的。只是借著相信,你無法達成真理。如果你去經驗它,它就是真理,同樣的東西如果你去相信它,它就是一個謊言。
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而不那麼明顯地,它也是「是什麼呢?」
讓我再重複一次,好讓你能夠抓到那個意義:
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
對於真理沒有什麼話可以說,它就是這麼多,它就是這樣。它無法被比較,它不可能有類似的東西。你不能夠說:它就好像這個。真理只像真理,但這變成了邏輯的重複句:說真理就是真理就好像說A就是A,它並沒有加進任何東西到你的知識裏面,然而這是事實。真理是一個重複句,因為存在裏面沒有一個能夠變成像它的東西。我們不能夠說:「真理就好像那個。」因為只有真理存在,沒有其他的東西存在。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
所以要記住:真理就是真理,神就是神,愛就是愛。如果你要求定義,這些並不是定義,因為定義意味著你說出某些東西,而那個東西能夠變成一個類似。關於愛能夠說什麼呢?關於真理能夠說什麼呢?關於神能夠說什麼呢?任何你所說的都將會變成一個套套句,你並沒有說出任何新的東西,你只是重複說神就是神,所以,這樣重複有什麼意思呢?如果一個不知道神的人問說:「神是什麼?」而你回答他說:「神就是神。」這對他有什麼幫助呢?他將會認為你是一個傻瓜,但這就是所有那些偉大的經典在做的,其他也不能怎麼樣,在這個地方,每一個人都是無助的,所有的語言、所有的邏輯都不足。
很明顯地,真理就是如它所存在的那樣;而不那麼明顯地,它也是「是什麼呢?」
如果它很明顯,那沒有問題;如果它沒有那麼明顯,那也沒有問題,因為兩者都是真理,當你經驗到它,就有很多東西會變得很明顯,也有很多東西會不是那麼明顯,沒有人完全瞭解真理,沒有人曾經完全達成真理,它是一個非常浩瀚的海洋。
我要告訴你一個小小的趣聞,那是關於一個蘇菲宗派的師父,他的名字叫做魯米。他騎著一匹馬從學校回家,他的門徒一路上跟著他,他一定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師父。
突然間來了一個托缽僧,他把馬攔下來問了一個問題,那個托缽僧所問的問題是:我聽說你已經開悟了,我走了很遠的路來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回教的創始者穆罕默德和偉大的蘇菲神秘家喜拉吉,哪一個比較偉大?
喜拉吉是被回教徒殺死的,因為他被認為是一個反對崇拜偶像的人、一個叛逆的人、一個瀆神的人,因為他宣稱:「我就是真理。」回教徒認為,說「我就是真理」這樣太自我主義了。如果他生在印度,我們一定會以一個耆那教的先知或是以一個佛來崇拜他,但是在回教的國家裏,他被謀殺了。
他是最偉大的蘇菲徒。問魯米這個問題真的是在製造麻煩,因為魯米本身就是一個蘇菲徒,他遵循跟喜拉吉同樣的途徑。
魯米問那個托缽僧:你為什麼要問?那個托缽僧說:在穆罕默德過世之前他說--這些幾乎是他在這個地球上所說的最後的話語--他說:「我的神,我並沒有如你應該被知道的來知道你,我還嫌不足。」那個托缽僧說:這就是穆罕默德最後的斷言--他無法完全知道神。這是他自己說的,他自己有觀照到那個事實說他是不足的。而喜拉吉說:「當我看到神,我就變成他,而他變成我,我們互相融入對方,我完全知道他,我完全看到他,我完全變成他。」所以,到底誰比較偉大?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問的理由。
魯米給了一個非常美的答案,那個答案一定不會有人懷疑。他說:穆罕默德比喜拉吉更偉大。
那個托缽僧不相信,他說:為什麼?你為什麼這樣說?魯米回答說:因為穆罕默德的口渴非常嚴重,雖然他知道了神,雖然他知道他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但是因為他的口渴非常嚴重,所以還是不能夠被止渴。喜拉吉的口渴不可能有那麼嚴重,只要有一滴的神就能夠完全滿足他,因此我說穆罕默德比較偉大。
如果你問我,我也會說,那些知道他的人將永遠都會知道還有一些東西要知道。神永遠無法全部被知道,他的本質就是不可知的。你碰觸了他,你去感覺他,你變成他,但是他那不可知的奧秘仍然包圍著你,不可能每一樣東西都變得很明顯,仍然有很多根本不明顯的。它也是「是什麼呢?」
快樂就是接受「那個是的」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
多麼美的一句話!
快樂就是接受「那個是的」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
如果你接受「那個是的」,你不可能不快樂。
我一直在觀察千千萬萬的人,他們之中有些是求道者,有些不是求道者,有些很世俗,有些想求得彼岸的東西,每天我都會碰到那個現像--我並沒有看到人們真的對快樂有興趣,似乎沒有人對快樂有興趣,因為他們準備為任何無意義的東西而犧牲掉快樂:為了嫉妒、為了佔有、為了憤怒、為了恨--他們準備為任何無意義的東西而犧牲掉快樂,但是他們並沒有準備為快樂而犧牲掉憤怒、佔有、和嫉妒,所以我怎麼能夠說人們對快樂有興趣呢?他們對不快樂有興趣,至於他們怎麼說,那並不重要,我看到他們一直試著去成為不快樂的,一直去找到一些方法和手段,看要如何成為不快樂的。這真的是一個可怕的現像--在一個不快樂並不存在的世界裏,人類居然創造出那麼多的不快樂。他真的是一位創造者。
在不快樂不可能存在的地方,你是怎麼將它創造出來的?你簡直棒極了,你真的是創造不快樂的能手,你真的很有創造力--你還創造出地獄。
快樂是一個單純的現像,要去做它並不需要什麼,一個人只需要存在而快樂,這樣就行了。
快樂就是接受「那個是的」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如果你不接受「那個是的」,你將會不快樂。你一直在說你想要快樂,但是你卻繼續在拒絕,這樣你怎麼能夠快樂呢?只要接受,然後看看不快樂會從哪裡升起,你或許會等上好幾世,而不快樂仍然不會升起,因為你已經切斷了它的根。
你想要快樂按照你的情況和你的條件。事實上你對快樂並沒有興趣,否則你為什麼要對它設下條件呢?你可以說:「不管我會怎麼樣,我都準備要快樂,因為我想要快樂。」但是你卻說:「不,必須符合我的條件。」然而你設下那些不可能的條件,它們是不可能被滿足的。
你有一個愛人,你現在就可以快樂,但是你有一個條件說愛人必須永遠永遠都愛你,為什麼要將這個條件帶進來?怎麼可能有人承諾?沒有人知道未來。你的愛人並不是神,他怎麼能夠承諾?甚至連神也無法承諾,因為承諾意味著現在就要定下未來,然而未來並不是固定的,它一直以無數的方式在進行,所以那個人必須說出一些不可能的事,他說:「我發誓。」但是你知道這是假的,他在欺騙。你知道,因為你也是一個人,而你知道說你本身也無法承諾未來。
你在要求一些不可能的東西,你一要求,你就摧毀了快樂。如果他承諾,你就知道說這個承諾是假的,他怎麼能夠承諾呢?你先要求--如果他沒有承諾,你就不高興;如果他承諾了,那麼你也會不高興,因為那個人在說謊,這樣的話你就必須一直去找尋要如何來證明你被騙了,那個承諾是假的。
當我觀察得越來越多,似乎沒有人對快樂有興趣這個事實變得越來越明顯,為了任何無意義的東西,你都準備要放棄快樂,你會為一些沒有用的概念而犧牲掉快樂。
然而你永遠都不需要為快樂而犧牲任何東西,那個數學是很簡單的!
快樂就是接受「那個是的」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愛是溝通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
愛是溝通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什麼是溝通?溝通是一種對話,在那個對話裏面,兩個人都深深地跟對方有同樣的情感,在那個裏面,兩個人都試著去瞭解別人是什麼、別人意味著什麼。如果你看到愛人、先生、太太、和其他人,你將會發現他們一直在爭鬥,從來沒有在溝通。他們說他們相愛,但是他們卻一點都不瞭解,一件在他們之間很簡單的事都無法免於誤解。先生說了一些事,太太就立刻將它瞭解成其他的事,然後先生就繼續解釋說他的意思並不是這樣,但她還是不會聽,因為任何她所瞭解的,她就會說那是你真正的意思,她會繼續證明說那是你真正的意思。先生也是如此,任何太太所說的,他都會立刻以某種方式來解釋它,然後說成其他的事……這種事會一直繼續下去,這就是你們所謂的溝通!
這根本不是溝通,這是在避免溝通,這是衝突。溝通是兩個人真正去瞭解對方。它不需要一直都是語言的,如果它一直都停留在語言的層面,那麼它將會是膚淺的。有時候兩個人靜靜地坐在一起,手拉著手,什麼事都不必做,只是在寧靜當中會合、融合,那麼這個溝通就是一種深層的溝通,那麼它就是本性對本性的溝通。
所以,情況是這樣的:討論、爭論、和衝突,這是頭腦與頭腦之間的;溝通是心與心之間的;深層的溝通是本性與本性之間的。深層的溝通是寧靜的,溝通是詩意的,討論是邏輯的。
邏輯是世界上最多餘的、最膚淺的東西。當你越深入,你將會發現有詩和同感,以及心對心的感覺--每一種要去瞭解對方的努力。用頭腦的話,每一種努力都會誤解對方,所有的能量都被放進誤解裏面。用本性的話,所有的語言都會停止,只有寧靜在兩個存在之間流動。
愛是溝通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健康是參與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你越是參與到存在裏面,你就會越健康,你越是站在岸邊而不託付出去、不參與、只是當一個旁觀者,你就越不健康。成為健康的就是成為整體,就是跟整體在一起,就是去參與。
健康是參與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自我表現是責任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性質。
平常人們把「自我表現」(Self-expression)誤解成「自我的表現」(ego-expression)。自我的表現是不負責任的,自我表現是負責任的。自我表現是對整體負責,因為你瞭解到你是它的一部分,你參與了它,不論你做什麼,整體都會受到影響,而自我從來不會去擔心別人或整體。自我認為:我是一個孤鳥,我的整個關心都集中在我裏面,我為我自己存在,整體也必須被強迫來為我存在。
自我是不負責任的,而自我表現是負責任的,因為你有參與、你有去感覺,不論你做什麼,你總是去感覺說它要怎麼樣來適合整體,它會如何影響到整體,它將會帶來祝福,或者它將會變成一個禍因?
馬要走到哪裡,你就跟著他騎到那裏,這樣是比較容易的。
完全正確。那就是放開來的方式--順著河流走。
馬要走到哪裡,你就跟著他騎到那裏,這樣是比較容易的。
你甚至不需要學習如何騎馬。當你想要馬按照你的路線來走的時侯,你就必須去學習怎麼騎。
有一次木拉那斯魯丁騎著他的驢子要到某一個地方去,他騎得很快,當他經過市場,人們問他說:那斯魯丁,你騎那麼快要到哪裡去?他說:你要問我的驢子。我已經學會說跟他抗爭是沒有用的。如果我想要到其他地方去,他會抗拒,但他是一隻驢子,所以可以被原諒,而我是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如果他不能夠按照我的路線走,我可以按照他的路線走,所以你要問我的驢子。
所有聰明的人都這樣說:「問我的驢子。」讓驢子走到他所想要去的地方,你只要跟著走就可以了,你的身體就是驢子、就是馬。問你的身體,跟著它漂浮,你就會到達,不要跟身體抗爭。身體只是像徵性的;世界就是你的身體,不要跟它抗爭,要漂浮。甚至不要游泳,因為那也是一種微妙的抗爭,只要跟著河流流動。
當你想要去得到你所要的,生命就是一種偷竊;當你選擇你所得到的,生命就會運作得很好。事實上,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所選譯的,所以,你就這樣繼續去選譯。
當你想要去得到你所要的,生命就是一種偷竊。當你開始期待、要求、欲求,你就產生了困難,那意味著現在你沒有跟著你的馬走,你有你自己的目標,你有你自己私人的遊戲要玩,你沒有跟著整體走,那麼就會有困難,就會有毛病,就會有神經病,這樣的話,各種苦惱都會從你裏面升起。
當你選譯你所得到的,生命就會運作得很好。當你喜歡任何你所得到的,生命就會運作得很好。表面上似乎只有很小的差別,但那個差別是非常大的。任何你所得到的,你就去喜歡它、接受它、享受它,在它裏面感到高興,這樣的話,生命就會運作得很美,它會發出一種很美的嗡嗡聲。
事實上,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所選譯的,所以,你就這樣繼續去選擇。如果你瞭解生命秘密的運作過程,你就會瞭解說任何你所得到的,都是你在過去的某一天、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間選擇了它。所以,不要跟它抗爭,繼續這樣走下去,選擇它、喜歡它。如果你能夠喜歡那個你所得到的,那麼就不會有麻煩升起、不會有問題升起、不會有焦慮升起,事情就會變得很容易、很單純,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
如果以你現在的樣子你過得並不好,你就需要花很多努力來變得更好;如果你能夠瞭解說以你現在的樣子你就很好了,那麼你將會很自然地變得更好。
如果以你現在的樣子你過得並不好,你就需要花很多努力來變得更好。不,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即使用很多努力,你也不會變得更好。這一點是我不同意的,即使用很多努力,你也不會變得更好。
如果你能夠瞭解說以你現在的樣子你就很好了,那麼你將會很自然地變得更好。這是要變得更好的唯一方式。唯一可能的改變就是不管你現在是怎麼樣,不管你現在在哪裡,你都接受。革新是透過接受而不是透過努力。試著去瞭解,要由誰來作這個努力?將要由你來作這個努力,而你現在並不好,所以那個努力將會是由一個錯誤的人來做的,這樣的話,那個努力怎麼可能是對的?透過它,你將會變得更是一團糟。
一個人本身是暴力的,而他想要變成非暴力的,要由誰來作這個努力呢?將要由那個暴力的人來作努力去變成非暴力的。你是有性欲的,而你想要變成一個禁欲者,要由誰來作這個努力呢?由你這個具有性欲的人來做嗎?那個具有性欲的能量要努力去變成禁欲者嗎?這樣的話,你的禁欲將會變成一種歪曲的性,其他不可能。
接受,接受你的性欲,不要跟它抗爭,在它裏面感到高興、享受它、參與它,它是生命的一部分,你必須透過它來生活。不要比整體來得更聰明,你不可能如此。如果整體給你性欲,它有它的用意,享受它,不要抱怨,有一天你將會發現,透過享受它,你的瞭解會變成熟,然後你就可以超越它。唯有接受能夠給你瞭解,如果你拒絕某一樣東西,你就無法瞭解它,因為你已經變成敵人,你怎麼能夠瞭解敵人?當你在享受一件事,你是友善的、同感的,這樣的話就可能有瞭解。
所以我不同意下面這段話:如果以你現在的樣予你過得並不好,你就需要花很多努力來變得更好。不,甚至作很多努力都不能夠有所幫助,它將會更擾亂你。
如果你能夠瞭解說以你現在的樣子你就很好了,那麼你將會很自然地變得更好。
人生是一個比賽性的遊戲,為了要去玩這個比賽性的遊戲,某些事情必須比其他的事情來得更重要。如果那個「已經是的」比那個「不是的」來得更重要,遊戲就結束了。所以,人生是一個比賽性的遊戲,在這個遊戲裏,那個「不是的」比那個「是的」來得更重要。讓好時光繼績滾動下去。
人生是一個遊戲,不要對它嚴肅。如果你變嚴肅,你就錯過了那個要點。印度人一直都稱它為利拉--遊戲,完全不嚴肅的遊戲,就好像小孩子一樣地遊戲,在它裏面不帶著任何目的,沒有努力想要去贏,那個遊戲本身就很美,它本身就是目的,它並不是到達其他目的的一個工具。
人生是一個比賽性的遊戲。接受它,不久你就會發現它變成一個純然的遊戲。當人生變成一個純然的遊戲,它就停止了!你已經瞭解了整個要點,你已經變成一個成人,那麼你就不會再回來。
為了要去玩這個比賽性的遊戲,某些事情必須比其他的事情來得更重要。比賽性質的遊戲需要規則,它需要比較,在它裏面有人會勝利,有人會失敗。如果那個「已經是的」比那個「不是的」來得更重要,遊戲就結束了。如果你接受你自己、享受你自己,而且帶著很好的慶祝心情,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心情,那麼那個遊戲就結束了,因為這樣的話,為什麼要去玩那個遊戲呢?那就是為什麼印度人說:那些知道的人,他們不會再回來。回來就是再回到這個遊戲裏--佛不會再回來,為什麼要回來呢?那個遊戲已經結束了。
所以,人生是一個比賽性質的遊戲,在這個遊戲裏,那個「不是的」比那個「是的」來得更重要。那就是為什麼你一直都在渴求那個「不是的」。如果你擁有了它,它就立刻變得沒有意義,然後你就再度移向那個你不是的。人生是一個遊戲,那個遊戲是透過你對那個「不是的」的欲求而存在的。如果你已經擁有它,那個遊戲就結束了。讓好時光繼續滾動下去!
這就對了!當一個比賽性質的遊戲變成一個純然的遊戲,而好時光被允許繼續滾動!這就對了!
沒有隱藏的意義。不管是隱藏的或是不隱藏的,事實上是沒有意義。意義是沒有用、沒有意義的一個字,它是一種頭腦的創造物。不要問說生命有什麼意義,它沒有意義。它是一個沒有目的的遊戲。
沒有隱藏的意義,所有神秘的東西就只是「那個是的」,一個師父就是一個已經找出這個的人。
完全正確。沒有隱藏的意義。當你找到說人生沒有意義,你就成道了。事實上,當你發現沒有什麼東西要達成,你就成道了;當你瞭解到沒有什麼地方要去,你就到達了
一個師父就是一個已經找出這個的人。師父並不是一個達成任何事的人,師父是一個找出說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達成的人,即使你在這裏跟我在一起,你們也是想要在這裏達成什麼,達成某些靈性上無意義的東西。
而我在這裏是要漸漸引誘你變成一個不求達成的人,因為這樣你才會成道。
如果你能夠真正接受說你並不好,那麼你就可以停止證明你是好的;
如果你能夠停止證明你是好的,你就能夠瞭解說不好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你能夠瞭解說不好是沒有問題的,你就能夠瞭解說你現在的情況
是沒有問題的。你是沒有問題的,你瞭解嗎?
~老子道德經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