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or 發達集團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1-17 19:35

央行當金雞母 學者反對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014年 1月17日電)台大經濟
學教授林建甫今天表示,政府不應把中央銀行當成金雞
母,賦予盈餘繳庫的任務,並建議目前已有的豐厚外匯
存底應成立主權基金,讓績效更為提升,全民共享。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今天舉行「匯率政策研討會
」,由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主持,邀請多位專
家針對匯率政策研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台
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林建甫等與會。
林建甫指出,從紀錄片「看見台灣」反思,為追求
經濟發展,不僅賴以維生的環境受到污染,社會也變得
貪婪,嚴重不均愈來愈嚴重,台灣兩岸都一樣,呼籲不
應再「流血輸出」。
他說,央行2012年為國庫賺進新台幣2273億元,但
應賺錢挹注國庫的國營事業卻反倒虧了1067億元,角色
錯亂。
林建甫引述財經作家王伯達觀點表示,央行主要收
益來自外幣資產的利息收入,與一般民眾持有的新台幣
資產有利益衝突問題;當利差愈大,央行賺的錢愈多,
而台灣整體民眾損失的利息收入就愈高。
值得注意的是,財金官員並不以此自滿,反倒擔心
央行繳庫盈餘占政府歲入已突破10%,凸顯國家財政並
不健康,一旦央行無法達成目標,就會嚴重衝擊財政,
呼籲政府歲入仍應以稅收為主。
林建甫表示,目前台灣已有4168億美元的外匯存底
,其中3%委外操作卻績效不彰,反而央行首席交易員張
壽福3年來為國庫賺進20億元,卻僅獲年度模範公務人
員獎章。
他說,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不可能一直擔任這項職
務,不一樣的總裁,民眾的信任度也不同,央行不應承
擔操作外匯存底的任務,以免有黑箱作業之嫌。
林建甫建議,已成立外匯存底的主權基金,讓績效
更提升,並讓操盤優異的官員,給予更好的實質獎勵。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