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hugooh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12-16 20:49
曾銘宗:強化執行機制 讓TDR更透明
【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2013.12.16 03:18 pm
立法院財委會今前往證交所視察,財委會召集委員薛凌、立委費鴻泰痛批TDR (台灣存託憑證)制度仍未改善,如今如一灘死水!薛凌質疑,TDR從97年積極推動至今,來台募資逾千億,卻資訊不透明、「錢流海外」,不少公司更陸續下市,如今TDR僅剩29家。連TDR問題都未解決,還想推動其他商品。費鴻泰揚言,兩位董事長,TDR制度必需在一年內改善。
今日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櫃買中心董事長吳壽山各率一級主管列席,報告兩大單位近期業務狀況。財委會質疑,當年這些TDR公司籌資逾1500億,資金用於國內卻僅三成、流至國外高達七成,政府當初期待能增加就業率、讓大眾有多元投資選擇,結果卻是錢流海外,薛凌質問「TDR到底是要繼續還是放棄?」她並認為,連TDR都改善不了,何必再談F股或T股。
曾銘宗坦言,T股推動較預期緩慢,主要就是不希望重蹈TDR覆轍,近期兩岸相關單位亦積極針對T股的查帳制度、財報審查、課稅等問題進行討論,屆時推動時,一定會完善保護投資人。
曾銘宗說,TDR制度確實衍生不少弊端,產生疏失是因當初審查過程不夠完善,因此,未來會讓承銷商負擔更大責任、引進專家學者參與審查,改進缺失、降低負面影響。由於TDR政策沒有錯,所以未來會繼續執行,但會強化執行機制,讓它更透明。李述德則說,TDR公司大多是因流通量不足下市,僅一至兩家出現經營問題。
另外針對「錢流海外」一事,曾銘宗回應,匯出是正常情況,就像台積電(2330)赴美發行ADR,也是將資金投資至台灣,TDR的設計本來就允許企業依各自需求,自行分配資金用途。據證交所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TDR上市家數僅28家,市值剩146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掛牌家數33家、市值216億元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