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hugooh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11-24 07:21
股海自在行/電子五大活路指標 投資亮點
【經濟日報╱吳火生】
2013.11.24 04:45 am
2013蛇年接近尾聲,回顧今年至今台股累計漲幅約5%,加權指數以盤堅的走勢呈現,今年指數最高點出現在11月1日,盤中來到8,476點,最低點在1月中旬的7,603點,略遜於2012龍年8%的漲幅。
近期各券商陸續出具2014馬年台股展望報告。回想去年底,各研究報告預言今年台股高點鮮少出現9字頭,相對地,展望2014年,各機構普遍預期樂觀,台股高點約8,800至9,200點。
值得思考的風險是,電子產業欲振乏力。根據過去經驗,加權指數能夠達到9,000點以上,電子股是重要功臣,即使傳產股市值大幅拉升,若沒有電子股的配合,加權指數往往難以達到9,000點的高水位。
統計過去傳產、電子以及金融三大類股的市值變化,加權指數來到9,000點的同時,電子股市值比重至少都在50%以上,最高曾拉升至56%,平均市值12兆元,傳產則在30%上下,平均市值7至8兆元。
如今,電子股是否還有如此的實力,和傳產、金融一起撐起9,000點的指數?數據顯示,目前電子產業市值僅11.03兆,即將跌至10兆元,比重48%;傳統產業市值8.6兆,金融市值3.3兆,都是相對高水位,所占比重分別是37.5%、14.39%,這情勢將不利於加權指數的表現。
今年前三季整體上市櫃獲利年成長約50%,若扣除今年潤泰集團獲利暴衝的特殊因素,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成長約40%,電子產業獲利成長50%。
展望2014年,台新投顧預估,電子股獲利成長3.7%,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成長約8%,在成長空間有限的預期心理,即使歐美等成熟市場屢創新高,台股指數的上漲空間將相對受限。
電子產業的結構出現大變化。近年大陸扶植電子產業,與國內廠商搶單,面板廠有京東方與國內友達、群創搶單,手機品牌廠有中興、華為與國內宏達電競爭,觸控面板的歐菲光、信利相較國內F-TPK宸鴻具有成本優勢,大陸廠商的競爭,限制了國內電子產業的獲利,因此台股要上攻9,000點,可能需要很努力。
究竟台灣電子產業還有哪些活路?硬體方面,未來恐怕都會受到大陸甚至東協廠商的競爭所侵蝕,能夠再殺出一條血路的,除了少數領導廠商如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鴻海等外,恐怕只剩下軟體才有機會。
譬如第四代行動通訊(4G)升級,未來的趨勢將往雲端運算、穿戴式裝置、物聯網建置及巨量資料(Big data)大量運用等領域移動,這五大領域將是電子產業的活路指標,也是未來電子股的投資亮點。
(作者是台新投顧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