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3-11-18 05:05

11/18號傳真稿筆記

放量站上季線 續攻關鍵
國際股市進入11月後呈現漲跌殊途的走勢,美股迭創新高、歐股表現亮麗,然新興股市卻以拉回修正居多,經貿表現卓著的韓股,也因外資撤離而面臨季線保衛戰。此外,中國三中全會並未如市場預期釋出具體金融改革的利多,滬深股市失望性賣壓湧現,季線因而一度下彎。
台股財報揭露終於落幕,上市公司獲利「差於預期」比例超過六成,加上第4季旺季恐將落空,因而下調上市櫃公司今明兩年財報預估,市場從原本觀望轉而出現調節動作,指數一度跌破半年線後,才因葉倫傾向持續量化寬鬆而隨東亞股市出現反彈。
台灣出口衰退導致全年經濟成長率屢見下修,政府官員總以全球經濟情勢險峻為說詞。然而,歐美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數月站上景氣擴張的50以上,美國第3季經濟成長率表現驚艷,10月非農就業人數超過20萬人,企業財報更有高於七成優於預期的亮眼成績。
同屬東亞外貿導向的韓、日、中,經濟成長皆因此交出亮麗成績單,韓國出口創新高一掃景氣陰霾,日本經濟報喜連四季出現正成長,惟獨台灣的出口數據卻是旺季衰退,經濟成長率再度面臨保二窘境,如何掙脫貧血復甦,跳脫悶經濟的困局,恐怕還需另覓對症下藥「拚經濟」的良方。
過去台灣出口與主要國家的製造業PMI皆呈正相關,但是近期卻開始脫鉤,主因在於韓國經濟領土的積極擴延、及東協國家與中日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外貿競爭國經濟自由度提升的優勢,排擠台灣出口成長已是現在進行式。近期台紐與台星經濟夥伴協定的簽署固然可喜,但是依據研究機構的效益評估,貢獻似乎也屬有限,相較韓國簽署45個FTA,且占貿易量達35%,台灣的進度卻是遠遠落後。
此外,政府對內輔導受損產業從「振興輔導」、「體質調整」到「損害救濟」,也千萬不能停留在空談階段,否則,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千呼萬喚出不來,受害者卻轉瞬間蜂湧而出,對未來經濟發展必然不利。
欠缺自由貿易的公平競爭舞台,台商生產力無法有效提升,終將迫使台灣逼向經貿邊緣化的角落,上市櫃公司本益比隨獲利向下修正,股價下調的壓力將漸增,因此,台股短線反彈能否吸納人氣,放量800億元站回季線,將是大盤能否維持高檔整理的關鍵,若反彈依然無量或爆量過速則修正進一步擴延的隱憂將會加深。
不過,葉倫對量化寬鬆(QE)向來持鴿派立場,有助於美國經濟復甦提速並助漲美股榮景,因此,台股只要重拾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明年應有機會走出另一番多頭格局。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內容,為引述報章雜誌或網路Blog,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