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4/428.jpg)
-
Jeremy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2-17 16:22
2/18號傳真稿筆記
經過漫長的馬拉松會議,由台銀董事長張秀蓮主持的茂德紓困案終於拍板定案,由八家公股行庫分配茂德30億元的貸款,同時也由台積電、聯電扮演救火隊角色,斥資15億元買下茂德的機器設備。乍看之下,政府總算完成一件大事,總算可以協助茂德渡過難關。
不過一直以來都反對政府跳進來救DRAM產業的施振榮先生仍不改初衷,認為政府不應該去救沒有希望的公司。他發出重話,認為DRAM廠「要死就要死的光榮,勇敢自我了斷」。施振榮仍強調沒有希望的產業政府出手去救,只是浪費青春。而站在銀行的立場面對經營不佳的企業,應該要有次序地撤退,敗戰撤退是為保留實力與資源,才能迎接未來挑戰。沒有意義的重整只是浪費社會資源。
17日台灣的股市顯然不站在政府這邊,八大公股銀行救茂德的下場是國內五大DRAM廠股價全部跌停板,銀行團花了30億元,換回了什麼代價?五家DRAM廠全部跌停,其中茂德市值少了8.029億,力晶市值少21.093億,華亞科市值少28.36億,南亞科少19.63億,華邦也少了9億元,一天之中,五大DRAM廠市值少86.1億元。這代表市場對政府救DRAM產業投下最強烈的否定票。
這種情況很像美國政府斥資134億美元去救三大汽車廠,錢丟下去,還不夠福特汽車一年來賠,最後政府愈陷愈深,全民是最大輸家。現在茂德不該救,銀行團又掏錢出來,除了DRAM五家廠股價全數跌停外,銀行股更加沒有人敢買,結果政府不願讓茂德「安樂死」,讓五家DRAM廠痛苦更加深,這是一場完全沒有贏家的遊戲。
農曆年前,英飛凌子公司奇夢達宣布破產倒閉,由於全球DRAM產能大約減少10%,DRAM現貨價立刻大漲20%,國內DRAM股也有將近一個月的好日子,如今DRAM殺價再起,同業無不希望茂德退出江湖,好讓產能再減10%,例如政府決定不救茂德,DRAM股價很可能全部漲停,也就是說讓茂德一家哭,換取同業生存空間,結果這個期待落空,DRAM股全面跌停,模組廠威剛(3260)也跌停,台股也因為半導體股全面走低,重挫99.48。
銀行團救茂德,這一出手居然換來全輸的局面。目前茂德仍得面對3.2億美元的ECB,由於有97%投資人要求贖回,票面額106.7億,茂德目前的約當現金只有25.2億元,長債有421億元,總負債達895億元,對茂德來說,這是一個無解的習題,正如施振榮所說「死得光榮」,這恐怕是茂德必須面對的路。
一個產業必須有人倒才能恢復秩序,這是生產過剩的產業面臨的最大難題,而目前全世界都陷在這個困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