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3-10-07 05:40

10/7號傳真稿筆記

大盤衝鋒 千億量能是指標
美國國會未通過新年度預算,多數部門面對關門的難堪處境,部分員工被迫休無薪假,與政府往來密切的企業也受波及,將迫使今年第4季經濟增長面臨下修的無奈,進而衝擊美國經濟復甦的步調,市場因而擔憂政治危機恐將重創投資信心。
然而,台股上周表現卻是獨領風騷,不但指數創波段新高,成交量也再現睽違已久的千億,外資買超更是重新歸隊,加上台幣匯價漲幅雖屢遭央行尾盤作價,但仍呈現明顯升值的趨勢,股匯齊揚的榮景,讓看夠了政局紛擾的投資人,臉上綻放許久不見的朵朵笑顏。
不過,即使外資因為聯準會(Fed)的量化寬鬆(QE)政策延畢,而將流轉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的熱錢資金轉戰台灣,其利多效應能否長久,也仍需端視台灣實體經濟成長能否提速而定,同時,台幣升值對高度依賴出口歐美的台商,更是一柄可能重創營收與獲利的雙面刃,部分企業第3季財報恐將蒙上陰影。
此外,若美國國會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未能在10月17日前調高舉債上限的額度,則債限規模的威脅更甚於政府運作失序,將使消費與投資信心滑落民怨加深,甚至玩火自焚重蹈2011年債信降評的覆轍,屆時,美債可能違約的疑慮,恐將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
其次,美國近期出爐的經濟指標,似已透露出經濟復甦的疲態,攸關就業市場活絡的新屋開工數與車市的銷售皆低於市場預期,9月ISM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54.4也低於預期,同時,9 月民間就業人數的增幅數據也令人失望,政府局部癱瘓更加深失業率再度走高的疑慮。
而企業財報周即將登場,財報優劣將成為檢驗經濟增長成果的判準,多數重量級個股股價盤旋於歷史高價區的此刻,若出現企業獲利低於預期或者下修未來展望,則失去基本面支撐的高股價,面臨價格下修的風險也將陡增。
台股除需面對美國QE政策動向不明,與財政瀕臨懸崖的不確定性,國內的政局紛擾也使本土投資人忐忑不安,而兩岸服貿協議遲未過關,也使台灣錯失藉由上海自貿區壯大服務業的先機,並使台灣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程中,重要性與發言權將逐漸式微。
因此,台股短線多頭攻勢再起,價量齊揚來到年度高檔區後,漲勢能否進一步向上擴延,恐怕仍需觀察量能是否持續增溫至千億以上,以及是否有主流類股領軍表態。若盤面仍僅以題材與業績股強弱串場,由於盤勢量價結構本就不穩,一旦遭受國際利空重擊,反彈走勢也將隨之灰飛煙滅,則高處不勝寒的曲高和寡風險就無法排除。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內容,為引述報章雜誌或網路Blog,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