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 發達公司經理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3-09-22 14:01

思想家特區之伏爾泰

本帖最後由 雙子 於 13-09-22 14:09 編輯
伏爾泰
伏爾泰(法語:Voltaire,發音:,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魯埃(法語:François-Marie Arouet,法語發音:,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儘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天主教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伏爾泰的著作和思想與托馬斯•霍布斯及約翰•洛克一道,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響。
生平<編輯>
伏爾泰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是家裡五個孩子當中最年幼的孩子(最後只有三個孩子存活下來),父親弗朗索瓦‧阿魯埃(法語:François Arouet)是一位法律公證人,後任審計院司務。母親瑪莉‧瑪格麗特‧杜馬(法語:Marie Marguerite d'Aumart)來自普瓦圖省的一個貴族家庭。伏爾泰先後在巴黎耶穌會和路易大帝高中(法語:Collège Louis-le-Grand)接受教育。據說伏爾泰非常聰明,3歲能夠背誦文學名著,12歲能夠作詩。在高中時代,伏爾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後來更通曉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英語。1711年至1713年間攻讀法律。投身文學之前,伏爾泰還為法國駐荷蘭大使當過秘書,並與一名法國女子墮入愛河。兩人私奔的計劃被伏爾泰的父親發現,被迫回國。
事實上,伏爾泰在高中畢業後便有從文的願望,但他的父親希望他讀法律。伏爾泰假裝在巴黎為一名律師擔任助手,實際上大多數時間用在創作諷刺詩上。這件事很快 被他父親發現,將他送到外省(巴黎地區之外的地方)讀法律。然而,伏爾泰堅持寫作論文和作不太講究考證的歷史研究。當時的法國封建專制制度正蘊育著深刻的 危機。伏爾泰曾擔任過一段駐外使館的秘書和法庭的書記,出入於貴族圈中,他以詩人的敏感經常針砭時尚、評論朝政,以談鋒犀利和妙語連珠引人矚目。因此他也遭到封建專制統治者的不斷迫害。1715年,伏爾泰因寫詩諷刺當時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流放到蘇里。
以伏爾泰自稱<編輯>
1717年,他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斯第監獄關押了11個月。在獄中,伏爾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劇本:關於路易十五的攝政,菲利普二世(奧爾良公爵)的《俄狄浦斯王》(Œdipe)。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爾泰」作為筆名,這來自他在法國南部的故鄉一座城堡的名字。出獄不久的1718年秋,《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轟動,伏爾泰贏得了「法蘭西最優秀詩人」的桂冠。1726年,伏爾泰又遭貴族德•羅昂的污辱並遭誣告,又一次被投入巴斯第監獄達一年。出獄後,伏爾泰被驅逐出境,流亡英國。
英國時期<編輯>
伏爾泰在英國流亡期間 (1726年-1728年) 是他人生的一個新時期。對當地的政治、社會、宗教、科學等狀況非常感興趣。他在英國居住了3年,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當地的社會習俗,深入研究了英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和牛頓的物理學新成果,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哲學通信》就是他在英國的觀感和心得的總結,也是他第一部哲學和政治學的專著。
1729年,因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默許,伏爾泰回到法國。以後一些年他陸續完成和發表了悲劇《布魯特》、《薩伊》、以及歷史著作《查理十二史》等。
伏爾泰
伏爾泰
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魯埃
出生1694年11月21日
巴黎
逝世1778年5月30日 (83歲)
巴黎
職業作家、思想家、劇作家
國籍法國
教育程度中學
母校路易大帝中學
體裁詩歌、戲劇、哲學
代表作
《哲學辭典》
《查第格》
《老實人》
西雷莊園<編輯>
在他們翻譯的牛頓著作扉頁圖上,夏特萊侯爵夫人被描繪為伏爾泰的謬思女神,將牛頓在天上的洞見傳遞給伏爾泰。
1734年,伏爾泰正式發表了《哲學通信》 (英語:Letter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Nation,法文:Lettr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宣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的成就,抨擊法國的專制政體。書信集出版後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夏特萊侯爵夫人(Marquise du Châtelet, Gabrielle É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在西雷村的莊園,隱居15年。這期間他一度被宮廷任命為史官,並分別於174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46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寧靜的隱居生活使得伏爾泰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寫下了許多史詩、悲劇以及歷史、哲學著作,如哲學和科學著作《形上學》、《牛頓哲學原理》;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蕩的兒子》、《海羅普》;哲理小說《查第格》等。這些作品的發表使得伏爾泰獲得了巨大聲譽。除了哲學上的討論以外,他們在同居處設立物理實驗室,一起研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且夏特萊侯爵夫人是最早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從拉丁文翻譯成法文的人。
伏爾泰深信牛頓的理論,尤其是光學(牛頓發現白光是由光譜上所有顏色相合而成,伏爾泰對此做過不少實驗),以及重力(許多關於牛頓的故事都是伏爾泰所寫的,像是蘋果從樹上掉下的事情是他在倫敦時從牛頓的姪女那得知,並在他的論詩學(Essai sur la poésie épique)中首次提及。)雖然伏爾泰跟侯爵夫人對於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與牛頓同時代的競爭者)的哲學相當有興趣,而且侯爵夫人還採用了部分萊布尼茨的說法來反駁牛頓,但是他們仍是忠實的「牛頓主義者」。她翻譯的牛頓著作直到20世紀仍然是最重要的版本。伏爾泰所著的《牛頓哲學原理》(Eléments de la philosophie de Newton),有可能是跟夫人所合著的,把牛頓介紹給了廣大民眾。許多學者認為,這本著作使得牛頓光學與力學理論終於被廣大民眾所認識與接納。
伏爾泰(法.思想家)
世界,本身也是一種思想,只是它不思考。
─法國,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
歷史不過是人類罪行及災難的記錄。─法國,伏爾泰
我不贊成你的話,但我誓以生命來保衛你說話的權力。
─法國,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
婚姻是懦夫一生唯一的冒險事業。─法國,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
大量的書籍讓我們忽視書的價值。~伏爾泰(法.思想家)
「好運總會降臨在天性開朗的人身上,就做個天性開朗的人吧!」~大文豪伏爾泰
若要討人嫌,妙訣是術絮絮不休。 ─伏爾泰
一般而論,各個不相同的不幸造就幸福。因此,越是一次次不幸的頻繁發生,就越是好事一樁。
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
沒有所謂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是考驗、懲罰或補償。
天賦的力量大於教育的力量
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真理好比水果,只有熟透時才能採摘。
思想像鬍鬚,不成熟就不可能長出來。
思想寓於軀體,但儘管如此,身體最健壯的人不一定就是傑出的思想家。
友誼是靈魂的結合,這個結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于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的美德。
儘管理性能吶喊,卻不能為事物定下價格。
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無窮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我們所有的計畫都來不及完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