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5859 發達公司襄理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3-07-14 07:34

如何移動富士山

05年的時候市場上有本書叫<如何移動富士山( 前往連結 )>,內容據說是收錄了矽谷知名科技大廠(ex:微軟、Google等..)的面試題目,濃縮整理成56道很有意思的考題,目的是想了解每位面試者的反應、常識、邏輯推理能力。這裡簡單列舉幾個問題與大家分享:
1. 全日本有多少電線桿?
2. 全世界有多少鋼琴調音師?
3. 為什麼啤酒罐的兩端比較窄?
4. 電腦化的微波爐應該裝什麼樣的軟體?
5. 你要怎麼製造 M&M巧克力?
6. 人孔蓋為什麼是圓的?
7. 如何移動富士山?
說實話,當時在書局翻閱,看完的第一個念頭是:「面試問這種問題真的可以找到頂尖人才?」我相信,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問題,應該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然而隨著時間經過,我慢慢能理解這些問題的意義。
以Google為例,假設你是Google的工程師,有一天,你的上司告訴你:「嘿,老兄,咱們來把全世界的街道景色放入地圖吧!」我猜一般人的反應或許會跟萊特兄弟成功發明飛機之前的人們一樣充滿質疑,甚至會當下直接告訴他:「你瘋了嗎?怎麼可能?!」
然而事實證明,Google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實實在在的派出街景車,在全世界各地,一步一腳印地穿梭大街小巷拍攝,甚至連大型博物館、美術館、旅遊景點的室內景,全部收錄在地圖功能裡。
試問:「想把全世界的街景收錄起來算不算一個瘋狂的點子?」對很多人而言肯定是,甚至都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對那些通過上述這種「如何移動富士山」的面試者而言,他們的第一瞬間想法不是「不可能」,而是「我該怎麼做,才能解決看似不可能的事?」
正因為這一瞬間的差異,造就了不平凡與平凡。
這世界上存在許多機會,只是我們太習慣被教育保守、安分,特別是亞洲父母的教育觀,多數人總讓孩子活在填鴨式教育與安親補習的成長人生。即便台灣的教育改革已經延續十幾年,做了許多措施,然而卻始終無法改變我們的教育環境,更別說是透過教育改變孩子的冒險心與想像力。
錯了,根本就本末倒置,孩子們不需要被教育冒險心與想像力,那是他們的天賦!這些天賦之所以消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親的意志或教育環境給壓抑、扼殺,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都有探究事物本質的冒險心,更有天馬行空的想像能力,是大人的世界抑制了這些天賦,卻在我們被壓抑多年以後,職場老闆要求我們得懂得變通,懂得創新,這是多麼諷刺的事。
我們的教育環境問題,竟然被看似奇怪的「如何移動富士山」這種面試考題,赤裸裸地暴露在我們眼前。如果你還覺得,這種問題完全測試不出什麼結果,那麼請你看看以下這些情境是不是更貼近你的職場現實:
1. 老闆要你提出可執行的企劃案,如何讓公司的電子商務平台成為世界第一?
2. 老闆轉投資了聽都沒聽過的寵物旅遊市場,要你評估這個「未知」市場到底有多大?
3. 公司產品市佔率從第一名掉到第三名,主管要你想辦法將市佔率拉回第一
這些問題,本質上跟問你「全世界有多少調音師」沒兩樣,你為了評估出聽都沒聽過的寵物旅遊市場,第一步大概就是得先去了解「全台灣有多少養寵物的人口」,如果政府也沒有相關統計數據,你很可能得用推估的方式,例如上網找尋全台灣有多少寵物醫院,或者有多少寵物相關的進口食品數據,從許多蛛絲馬跡中推算你評估的市場有多大。
又「以全日本有多少電線桿」這個問題來說,如果日本政府沒有統計資料,也許你會去查找學者研究報告,或者全日本的電力公司官網資料,假設都找不到,或許你可以實地跑去外面測量一下,每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推算出每單位面積內的電線桿數量,再乘以全日本的國土面積,約略就可以算出總數。
所以,為什麼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人會是頂尖人才,是因為現代企業面臨的挑戰,大概已經不是相對單純的解答可以改善經營,而會是復合性的,甚至完全沒有參考前例,只能仰賴自己摸索的經營環境。就像在沒有iphone以前,有誰想過一支「電話」能改變上億人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學習模式、娛樂模式、行動通訊模式?一個當時的手機巨擘Nokia沒做到,卻被看似不相關的電腦公司Apple做到了,這當中的差異又是什麼?
於此同時,台灣也有ASUS、ACER等...和Apple一樣的「電腦」大廠,他們都面對類似的資源、媒體環境、生產模式、科技資訊、技術,卻為什麼沒有發展出改變全人類的iphone,或任何獨創並且襲捲全球的商品?為什麼他們沒有像Apple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而只是一個賺了不少錢的電腦公司?
「如何移動富士山」這種看似奇怪問題的背後,其實暴露出我們太多值得檢討與學習之處。你自己,你的孩子,絕對不會比老外笨,但我們的環境的確扼殺了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一開始差距很小,然而隨著一代一代下去,別人的領先優勢出來了,專利佔據了,產品市佔率高了,資源的吸收速度就會相當驚人,我們就只能代工,但真正的技術卻永遠在他人手中。
這種蝴蝶效應似的差距正逐漸擴散,要縮小差距的方式必須從根本做起,就是讓你自己,你的孩子,不要停止思考,不要阻止想像力,勇敢去嘗試未知,從嘗試中獲得挫折與成就,學習從黑暗中摸索前進的經驗。這些東西雖然看不到,卻非常重要,也會成為你此生最珍貴的寶藏。
標籤: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