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三 發達集團技術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7-08 07:43

《主筆室》FED鑄歷史性錯誤,美債重演大屠殺戲碼

本帖最後由 曉三 於 13-07-08 07:44 編輯
精實新聞 2013-07-08 06:38:27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英國央行(BOE)總裁卡尼(Mark Carney)、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搶在美國6月就業報告公布前一天做出史無前例的政策宣示。他們說,近期市場利率的上揚顯然與經濟基本面背道而馳,英國、歐元區的關鍵利率將會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維持在低檔。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5日在外表看似亮麗的就業報告數據激勵下勁揚0.24個百分點至2.74%、創2011年8月以來新高,較2012年7月25日的1.43%(歷史最低點)高出131個基點,較5月2日的1.66%高出108個基點;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0.22個百分點至3.7%、創2011年8月以來新高。做為對照,美國聯準會(FED)在1994年2月到1995年2月這段期間總計升息3個百分點,從3%(註:當時為歷史最低點)升至6%,導致3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當時從不到6%水準跳升至8%以上。
1126180
根據Thomson Reuters 5日進行的調查,在17家美國大型金融公司當中,高達11家預期FED會從9月開始縮減買債額度、高於6月19日的7家。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見附圖)預計在美東時間7月10日下午4時10分(註:美股收盤後)於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所舉辦的研討會發表演說。想必許多投資人都很想知道,柏南克是如何看待當前公債殖利率的飆漲走勢。他會出面阻止債市繼續下挫嗎?
美國上一次年度預算呈現盈餘是在2001年;史上最高赤字金額是出現在2009年度(1.41兆美元)。過去一百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只有25年繳出預算盈餘!1901年至2012年9月30日為止的這段期間美國合計僅繳出5,982.32億美元的預算盈餘,比今年度的預估預算赤字(6,420億美元)還要少!FED要縮減買債金額,誰來接棒?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6月20日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文指出,FED的最新決定很可能是「歷史性錯誤」,因為美國經濟仍未走出泥沼。FED量化寬鬆(QE)這樣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本來是該拿來當作應急用,美國政治人物無力治理經濟的結果造成現在整個金融市場像個毒品成癮犯,QE無論有沒有退場、金融市場接下來都難有寧日。
《BIS:殖利率飆漲=美債投資人挫在等!》
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簡稱BIS;俗稱「央行的央行」)6月23日指出,美國各天期公債殖利率若全面上揚300個基點,美國公債持有者(不包括聯準會)將蒙受超過1兆美元或近8%美國GDP的損失。做為對照,歐洲最大資產管理機構「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Amundi)」截至3月底為止的資產管理規模達7,462億歐元(9,700億美元)。
法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各天期公債殖利率假設也全面上揚300個基點,各公債持有者將蒙受相當於15-35%各國GDP的損失。BIS指出,殖利率雖然不會在一夜之間就跳漲300個基點,但1994年經驗(註:許多先進國家的長天期債券殖利率在一年內上漲200個基點左右)顯示殖利率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大幅走高。
紐約資產管理公司Square Advisors執行合夥人Romain Hatchuel 6月20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文指出,1950-1980年期間美國實質經濟規模成長191%,同一時間家庭、企業(包括金融業)以及政府債務僅增加12%。不過,1980-2010年美國GDP成長124%,但總債務卻增加125%。簡言之,人口結構、生產力提升發展到一個階段之後資金的使用效益已變得越來越差。
《今年初起FED買債規則開始搖擺不定,美債投資人只好先砍先贏》
FED去年12月宣布將自今年1月起每個月買債850億美元,不久後FED內部就開始出現贊成與反對的分歧聲浪,加上市場開始傳出FED主席柏南克不續任的傳聞(註:今年他將首度缺席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森洞所舉行的年度央行總裁聚會),這使得FED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因素升高
柏南克上個月說,明年年中可能會停止購買資產,因為屆時失業率將會跌至接近7%的水準。彭博社報導,曾任FED國際金融部主管的花旗集團國際經濟部負責人Nathan Sheets指出,如果失業率是因為勞動參與率持續下跌而跌至7%,FED會如何反應?換言之,如果有許多美國人停止尋找工作、導致勞動參與率破底,進而使得失業率跌至7%,FED敢阿Q地對外宣稱就業市場已好轉、資產購買計畫就此畫下句點?
看過下列進出數據的投資人相信都不會被「殖利率上揚代表投資人預期景氣將好轉」這種論調所迷惑!美國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2013年第1季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年率終值自2.4%大幅下修至1.8%、遠低於市場預估的2.4%。MarketWatch報導,巴克萊(Barlcays)證券3日將美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自1.6%大砍至1.0%,主因為5月進口金額增幅遠高於預期。
新華社報導,美國財政部6月14日公布,截至2013年4月底整體外資持有的美國公債餘額月減1.2%(696億美元)、為16個月以來首度呈現縮減。英國金融時報6月28日報導,美國聯準會(FED)替外國官方機構代為保管的美國公債餘額上週暴減創紀錄的324億美元至2.93兆美元、超越2007年8月的240億美元舊紀錄,為過去4週以來第3度呈現減持。
進一步分析美國財政部數據後可以發現,外國官方帳戶已連續兩個月減碼美債、2013年4月底餘額月減0.7%至4.0622兆美元,主要是受長天期美債餘額連續兩個月縮減的影響(註:自3.7118兆美元、3.6867兆美元降至3.663兆美元)。誰跑得快?台灣持有美債餘額4月底報1,867億美元、連續第5個月呈現縮減。
《1994年美債大屠殺歷史經驗:殖利率在兩年內大漲大跌》
彭博社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執行長Lloyd Blankfein 5月2日在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所舉辦的研討會上指出,美國目前的利率環境跟1994年很像。投資人從這張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可以看得很清楚:殖利率大約在1年內上漲2.5個百分點,接下來的一年則是下跌2.5個百分點、回到1994年初的起漲點(見附圖;來源:St. Louis Fed Economic Data;簡稱FRED)。
跟1994年不同的是,現在不管是各國央行、主權基金或者是投資人持有的債券基金,美國公債持有部位皆已大幅膨脹。前面提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5日報2.74%,較2012年7月25日的1.43%(歷史最低點)高出131個基點;如果FED繼續坐視殖利率走高、在債券停損賣盤推升下殖利率上漲點數可能很快就會追上1994年。就算今年年末FED官員出面宣布將續推QE、亦或美國經濟進一步明顯轉弱導致殖利率走低,對債券投資人或實體經濟來說傷害都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華爾街日報報導,晨星(Morningstar Inc.)統計顯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共同投資長葛洛斯(Bill Gross)所管理的總回報債券基金5月遭贖回13.2億美元、為2011年以來首度呈現淨失血;6月更出現近100億美元的淨流出、創1993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PIMCO官網資料顯示,截至5月底為止高達37%的投資比重是擺在美國公債上。
《美債殖利率狂飆營建業受害!營建工人平均週薪較全美均值高4成!》
根據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BA)調查,30年期固定房貸平均利率在6月28日當週報4.58%、創2011年10月以來新高,較今年5月3日當週的3.59%上揚0.99個百分點,為連續第8週走高。economy.com報導,MBA房貸申請在過去8週有7週是呈現下跌;6月28日當週30年期固定房貸平均利率較一年前上揚72個基點。
Freddie Mac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6月27日當週30年期固定房貸平均利率較此前一週跳增0.53個百分點至4.46%、創2011年7月28日當週以來新高,單週上漲百分點創1987年4月17日當週以來新高;7月3日當週降至4.29%。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5日的飆漲意味著房貸平均利率接下來將會跟著連動走高。
截至7月5日為止的一週期間KB Home、MDC Holdings Inc.、Lennar Corporation、D.R. Horton、Hovnanian Enterprises, Inc.、等美國營建股分別大跌7.95%、7.75%、5.85%、4.70%、4.28%。其中,其中,去年全年分別大漲382.76%、108.51%的Hovnanian、MDC Holdings年初迄今跌幅分別高達23.29%、18.42%。
2013年6月份美國營建業平均週薪為958.67美元(年增2.4%)、較民間平均週薪(678.72美元)高出41%。勞工統計局資料顯示,營建業就業人數在2006年4月觸頂(772.6萬人)後開始緩步走低,直到2011年1月(543.5萬人)才真正觸底。2013年6月份美國營建業就業人數報581.2萬人、較2011年1月高出6.9%,但仍較歷史最高點短少24.8%。
《6月新增就業人數近6成來自超低薪的餐旅、零售業!FED有臉說就業市場強勁復甦?》
2013年6月非農業就業人數較前月增加19.5萬人、略高於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18.2萬人)。這樣的數據的確比歐元區的創紀錄失業率好太多了。不過,仔細分析數據後您會發現,美國的就業復甦內容並不扎實。本波帶動美國房市復甦的避險基金如果要調高房屋租金以抵銷房貸利率上漲壓力,在仔細檢視就業報告內容之後恐怕也會搖頭歎息。
美國6月份有75,000份新工作是出自休閒暨餐旅業、居各產業之冠,佔該月份整體新增就業人數的38.5%。今年迄今休閒暨餐旅業每個月平均創造5.5萬工作、遠高於2012年平均值(30,000人)。2013年6月份美國休閒暨餐旅業平均週薪為294.93美元(年增1.4%)、較民間平均週薪(678.72美元)短少56.5%。
美國6月份有37,000份新工作是出自零售業、貢獻度排名第三,佔該月份整體新增就業人數的19%。2013年6月份美國零售業平均週薪為420.20美元(年減0.7%)、較民間平均週薪(678.72美元)短少38%。休閒暨餐旅業、零售業者兩大低薪產業在6月合計貢獻當月新增就業人數的57.5%,這就是當前美國就業復甦的最佳寫照:外強中乾!
美國非自願兼差者(註: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一週工時不到35小時)人數6月月增32.2萬人至822.6萬人、創2012年10月以來新高,僅較2010年9月的922.6萬(歷史最高紀錄)短少10.8%(100萬人)。
「不在職場但現在希望有份工作」人數6月份報658.0萬人、僅較2012年8月的695.6萬人(1994年1月開始統計以來最高點)短少5.4%。
2013年6月美國非農業勞動參與率較前月)增加0.1個百分點成為63.5%,較去年同期下滑0.3個百分點;2013年3、4月的63.3%同創1979年5月以來新低。勞動參與率低迷要怪嬰兒潮世代退休?錯啦!65歲或更高的銀髮族6月勞動參與率報23.8%、高於一年前的23.4%。另一方面,男性16-64歲6月動參與率自83.6%降至83.5%,女性自71.1%降至70.9%。
MarketWatch專欄作家Rex Nutting 5日也說,別太急著為美國當前就業市況開香檳慶祝。原因?過去12個月美國有160萬人找到工作,但主要就業年齡層(25-55歲)僅有35萬人找到工作,反倒是銀髮族有高達110萬人重返職場。
《美元走強誰受害?製造業就業人數目前與2009年、1940年代相差不多》
BOE、ECB不願讓利率跟著美國走高,英鎊、歐元順理成章地相對於美元走貶。今年迄今(截至7月5日紐約匯市尾盤為止),歐元兌美元貶值2.7%、英鎊兌美元貶值8.14%;2008年迄今這兩種匯率報價皆僅有兩年走升。
6月份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減少6千人、為連續第4個月減少。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雖然在2010年1-2月觸底反彈,但目前(1,196.4萬人)大約與2009年、1940年代相差不多,距離所謂的「製造業復興」(註:史上最高點為1979年6月的1,955.3萬人)還有一段相當遙遠的距離。這時,可能有人會問:製造業復興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2013年6月份美國製造業業平均週薪為805.07美元(年增1.4%)、較民間平均週薪(678.72美元)多出18.6%。businessinsider.com 2日報導,根據JP摩根證券發表的研究報告,美國製造業工人目前的平均月薪達3,885美元、較2001年成長32%。同一時間,德國、日本製造業工人月薪則是分別成長78%、42%至3,716美元、2,958美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