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瓜不拜 發達公司協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6-18 23:33
惠譽警告 陸信貸泡沫前所未見
惠譽警告 陸信貸泡沫前所未見
2013-06-18 01:44 旺報 【記者高行/綜合報導】
▲鋼鐵等中上游產能過剩製造業,將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挑戰。圖為太原鋼廠一景。(新華社)
大陸面臨的債務風險,顯然火燒眉毛。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再度警告,大陸信貸泡沫正處於「現代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且影子銀行體系正在失控,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惠譽還稱,這次危機大陸很難順利度過。
相較於為人詬病的地方債和影子銀行,大陸規模龐大企業債儼然是最大的金融地雷。2012年底大陸企業債規模為65兆人民幣,相當於大陸國內生產總額(GDP)的125%,占大陸非金融部門債務的「半壁江山」,規模高達全球平均的4倍,顯然已超過警戒線。
投資回報率低於付息
同時,企業債也是大陸各類債務中擴張最快的債種,大陸過去5年非金融部門整體債務飛速上升,其扮演最大「推手」。
報導指出,在大陸經濟減速的陰影下,企業償債能力令人高度憂心。去年大陸企業盈利下滑至近年低點,投資收益率甚至小於貸款利率,「造血能力不足加上產能過剩」,企業支付利息的壓力大增。
自2011年第4季來,大陸上市公司投資回報率已連續4季低於貸款利率,表示企業擴張往往和虧損畫上等號。報導引述投資銀行高盛的數據指出,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更是舉步維艱,近年債務成長飛快。
未來3年為到期高峰
報導警告,大陸經濟未來1至3年恐持續探大底,包括鋼鐵、建築機械、鋁、煤炭、太陽能和造船等中上游產能過剩製造業,以及資金流緊張的中小企業,都將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挑戰。尤其企業債未來3年為到期高峰,屆時骨牌般的倒帳潮恐引爆金融風險。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也對大陸債務問題表達極度憂心。惠譽高級董事朱夏蓮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大陸信貸占GDP比率在5年內從75%上升至200%,這是大型經濟體史上未有的情況;她甚至預言未來6個月為「關鍵期」,決定大陸能否在債務問題上「撐下去」。
朱夏蓮還說,大陸這回不可能像90年代末一樣,用經濟成長速度來超越信貸成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