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3-04-17 00:09
男女經營感情 心態大不同
本帖最後由 B 於 13-04-17 00:26 編輯
響應「待用餐點」超商即期鮮食免費吃
TVBS – 2013年4月15日
響應「待用餐點」,澎湖一家超商每天提早2小時,把當天午夜到期的餐食、麵包下架,
從晚上10點到12點,不僅免費提供給民眾,還能在店內微波現吃,
店長說,與其等食物過期被丟掉,還不如早點下架,讓肚子餓的民眾都能吃得開心。
義大利麵、烤馬鈴薯、便當,各式餐盒琳瑯滿目,擺在貨架下層,
這是店家特別規劃的「愛心餐食區」,
趕在食品午夜過期前,提早2個小時下架,給肚子餓的民眾免費享用。
民眾:「大學生半夜肚子餓,又不想花錢,我覺得這樣還不錯,
學生如果經濟上有困難的話,就可以省餐食費。」
澎湖馬公這家便利超商,每天都有餐盒、麵包沒賣完,丟掉又覺得浪費,因此店長決定響應「待用餐點」,提前把鮮食下架,
從13日開始,就在店外貼上海報,告訴客人晚上10-12點,
可以來免費吃「宵夜」,還能直接在店裡微波加熱。
民眾:「把等一下可能會下架的東西,給需要的人可以使用,就不用把東西丟掉或當廚餘報銷。」
秉持著珍惜食物、幫助他人的精神,店長的善行讓民眾都說讚,
也讓這家超商即使到了午夜前,還是有不少人光顧,愛心餐食,民眾吃在嘴裡、暖在心裡。
====
幼童全身瘀青被疑家暴血友病所致
公共電視 – 2013年4月15日
罹患罕見血友病、竟然被醫護人員誤認為是家暴!
今年才1歲的小男童__宥宥,因為全身經常出現嚴重瘀青被家人送醫,
一開始還被醫護人員誤以為是家暴,
最後經過診斷、證實罹患了罕見的「血友病」。
醫生說,血友病是先天性血液凝固異常,
在膝關節、肘關節及踝關節等這三個地方最容易出血,
一定要定期補充凝血因子,抑制出血,否則可能造成終身傷害。
緊緊靠在媽媽身邊,專注的玩著積木玩具,今年一歲多的宥宥,自從開始學爬後,全身上下常出現許多大大小小的瘀青,
有鄰居以為宥宥遭受家暴,
就連到醫院看診時,醫師也懷疑可能是家暴案例,
直到後來抽血檢查才發現,原來宥宥罹患重度血友病。
==宥宥媽媽==
瘀青是會變腫變硬的一大塊
不是像我們一般一片
他會整個腫起來
所謂的血友病,是先天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所造成的,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目前全台約有1300位血友病患,大多在兒童期就會出現出血症狀,又以膝關節、肘關節及踝關節為最易出血的3大部位,
醫生表示,只要同一部位的關節反覆出血3次以上,就容易造成關節變形、僵硬,甚至導致終身殘障等不可逆的傷害。
==醫師 蘇勇誠==
特別如果他出血是在關節裡面
或是在肌肉裡面
那更深層的出血
他開始疼痛
他以為是我自己拉傷
或跌倒的疼痛
他不覺得是出血的疼痛
很容易就沒有被診斷出來
所以在台灣所有患病的患者
全部都是男性
大部分都是由媽媽
帶原傳給小孩子
醫師強調,第一時間確診為血友病,就要積極採取預防性治療,也定期施打固定劑量的凝血劑,
接受預防性治療長大的血友病童,出血機率可大幅下降9成以上,還可降低併發症的傷害與醫療支出。
======
枇杷膏一半是糖 糖尿病患小心
【聯合報】 2013/04/08
不少民眾喝枇杷膏來緩解咳嗽,
但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調查發現,市售枇杷膏含糖量偏高,
甚至一半都是糖;
糖尿病患如喝太多,血糖恐飆高。
衛生署將要求業者在枇杷膏包裝上加註「糖尿病慎用」警語。
一名有糖尿病史的胡姓大陸台商,感冒咳嗽時常服枇杷膏,最近他在大陸藥局購買枇杷膏,卻發現上面標示「糖尿病患禁用」,讓他嚇了一跳,
趕緊打電話問熟識的醫師:「糖尿病患可以喝枇杷膏嗎?」
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近來接獲不少糖尿病患者詢問電話,進一步調查發現,
國內製售枇杷膏的中成藥,有一百零六張藥證,主成分為川貝(母)、枇杷葉、桔梗等鎮咳中藥,
但也添加蜂蜜、蔗糖、麥芽糖或砂糖等,糖分占主成分比率,從一成到六成不等。
「民眾喝枇杷膏就像喝糖水。」黃林煌說,不少民眾喝一湯匙未見止咳,就連喝好幾匙,
如糖尿病患不察、猛灌枇杷膏,「很令人憂心」。
他表示,衛生署將於近日公告,要求枇杷膏等膏滋劑及中藥糖漿產品,
均應加註「糖尿病患慎用」警語,
並建議患者使用前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製售枇杷膏的京都念慈庵公司副廠長翁賜信表示,枇杷膏是依古法製造,當年添加麥芽糖、蔗糖及蜂蜜等配方,是為了防腐保存,
政府如有新規定,願遵守規定、加註警語。
市售枇杷膏建議用量為成人一天六十公克(約四湯匙),
相當於從枇杷膏中攝取卅六公克的糖。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指出,
糖尿病患並非完全不能吃糖,
而是應合併計算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包、水果和甜點,以免血糖上升過快。
=====
爆紅天然酵母麵包 夯什麼?
大家健康雜誌 – 2013年4月12日
不知不覺,愈來愈多麵包店主打天然酵母,
天然酵母麵包號稱熱量低又不會脹氣,
讓女性朋友為之瘋狂,但真能享受美味不發胖嗎?
近年來,天然酵母麵包席捲烘焙業,這股熱潮不僅帶動連鎖麵包店的擴張,
傳統麵包店也紛紛改打養生健康的招牌,藉機提升買氣,
甚至連便利商店也推出平價酵母麵包,搶攻低價市場。
究竟天然酵母麵包有哪些魅力?真如廣告所言,養身、健康、低熱量?
烘焙酵母皆天然 差異在菌種不同
為了使麵糰膨脹,同時產生獨特芳香,酵母是製作麵包時,不可或缺的原料。
而烘焙上使用的酵母分為「天然酵母」及「商業酵母」。
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國榮說明,
天然酵母是將附著於花、草、果實上的菌,培育成適合製作麵包的菌種,
烘烤過程中,不同的菌散發不同香氣,風味多元,
故不需額外添加人工香料,又稱「複合酵母」。
而商業酵母則稱「單一酵母」,在自然界眾多酵母中,挑選出適合做麵包的特定酵母,培育後大量產製而成,
其優勢在於穩定性較高,麥香味較濃,不過也因酵母單一,風味較單調。
比較兩者的差異,
天然酵母麵包密度高、表皮色澤淡、內部則較深,不規則的孔洞多,呈微酸性或酸性;
相反的,商業酵母麵包密度低,表皮色澤深、內部顏色淡,不規則的孔洞少,風味少而溫和。
消費者若想購買天然酵母製成的麵包,可從外觀顏色、氣孔、酸味等判斷。
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營養師徐嘉罄提醒,市面標榜天然酵母製成的麵包很多都摻雜商業酵母,
所以要分辨是混和或純天然酵母製作有其難度。
事實上,天然酵母及商業酵母皆為自然產物,
但因菌種不同,其口感、腸胃吸收及脹氣發生率皆有所差異。
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吳意真表示,以口感而言,天然酵母因保水性高,嚐起來較有嚼勁;
而麵糰的發酵時間長,碳水化合物分解較完全,經過消化後產生的二氧化碳相對少,進而減緩食用後的脹氣發生;
也因複合酵母的因素,發酵後產生的益菌較多,如醋酸、乳酸菌等,有利於腸胃吸收與蠕動。
天然酵母麵包熱量低?不見得,關鍵在總熱量
儘管天然酵母麵包有其好處,但因菌種多元,製作上相對的穩定度較弱,大量烘焙時,難免參雜商業酵母,以確保麵包品質。
面對天然酵母麵包標榜「低熱量」、「高營養」的說法,徐嘉罄營養師認為營養關鍵在於做麵包的所有食材,
包括麵粉、油、糖、蛋、奶粉等材料之品質及含量,天然酵母只是原料之一。
若忙碌的上班族想以麵包當果腹的主食,需了解麵包不易有飽足感且易攝取過量,以一個牛角麵包而言,熱量相當於一碗白飯,
即便不少標榜使用熱量較低的抗性澱粉,每公克抗性澱粉約提供2.8卡(一般主食澱粉每公克約提供4卡),
不過徐嘉罄營養師表示,抗性澱粉並非不消化,而是難消化,仍須注意總熱量的攝取,以免體重失控。
為了營養及健康,吳意真營養師建議,較香酥的麵包,相對油脂、糖分都較高,應適量食用,
以免不忌口的情況下,攝取過多熱量。
====
研究:臉書無法取代真實朋友
中央社 – 2013年4月10日
社群網站龍頭臉書(Facebook)在全球擁有超過10億用戶,
許多人透過臉書與朋友互通有無,
然而,根據心理學家,臉書好友仍無法取代真實世界的朋友!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1項研究發現,
當人們和朋友面對面,或是透過視訊攝影機聊天時,
比起使用社群網站,開心程度和開懷發笑次數要多出50%。
徹斯特大學(Unuversity of Chester)資深講師羅伯茲(Sam Roberts)表示,社群網站似乎無法幫助人們結交真正的朋友。
根據2項問卷調查,他發現使用臉書和擁有大批朋友,或是發展出更緊密情誼關係間,毫無關聯。
羅伯茲說:「最後的結論是,我們的關係並非仰賴彼此間溝通的數量。」羅伯茲今天將在哈洛蓋特(Harrogate)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Society)會議上發表研究。
他說:「彼此關係仰賴的是溝通的品質,比起把時間耗費在臉書上,
使用Skype甚至更能提升我們的溝通品質。」
研究發現,即使透過電話通話或傳簡訊,
都比不上彼此會心一笑還讓人覺得心情開朗。
研究顯示,溝通的品質而非數量,才是結交人生摯友最重要的關鍵。
=====
男人當上父親後 吸引更多目光
台灣醒報 – 2013年4月10日
男人有了小孩後感到更有自信!
美國的研究顯示,當上父親的男人,因抱著剛出世的小孩在公共場所,能吸引到更多女性的目光,自我形象因此提升。
研究員指出,雖然女性帶小孩出門也會得到同樣的效果,
但是產後的身材走樣、身體更加勞累,抵消了上述的正面效果。
研究顯示,男性有了小孩後認為自己較有魅力,因此會提升他們的自我形象,這是成為父親的「潛在益處」。
科學家指出,男人可能是因為看到另一個自己的「小型版本」,因此感到比較有男子氣。
另外,他們因為抱著嬰孩在公共場所,會吸引更多女性向他們靠攏,所以感到更有自信。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員調查182位平均年齡24-26歲的新婚夫婦,要求他們在研究剛開始時、
一年後及二年後,評價自己的健康及外表,
其中2個問題是以1到10分評價自己的吸引力,及以1到5分評價自己與別人的類似度。
研究顯示,沒有小孩的男人對自己吸引力的評價指數維持不變。
但對於在研究期間成為父親的男人,他們的吸引力指數則較之前更高。
女人則不會有這樣的感覺,研究員說,這可能是因為輔養小孩沒有幫助她們改善身材。
領導研究的助理教授凱思特表示,當一些男人抱著剛出世的嬰孩到公共場所,他們感受到自己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雖然女性帶小孩出門也會吸引更多的目光,
但是這些正面情緒會被她們產後的負面感觀所抵消,也就是產後身材走樣,及身體更加勞累等,
但男性則不會面臨此種問題。
美國康州大學教授諾爾也說,女性產後可能會有抑鬱症,
但此研究顯示,男性卻在產後容光煥發。
圖說:研究指出,男人當父親後自我形象會提升。(Photo by wwwdotming in Flickr)
=====
手機光線對比強近視深得快
( 這篇粉重要 )
2013/04/10 【台灣新生報】
有些孩童為了避免父母制止,習慣在房間內關燈或在被窩裡看手機螢幕。
北市立聯醫中興院區眼科醫師施智偉表示,黑暗中螢幕光線對比很大,對眼睛的刺激更顯著。
施智偉醫師表示,曾經有爸媽為孩子辦手機之後,發現孩子近視度數急速增加了200-300度,
原來是孩童晚上躲在棉被裡玩手機遊戲或傳簡訊,更傷視力。
醫師強調,如果發現孩子有近視情形,要儘早就醫治療,仍然有機會可以恢復。
醫師表示,現代人使用智慧型手機,除了接收電子郵件、傳訊息之外,
也有許多人忙著上社群網站、玩遊戲、看電影或閱讀小說,瀏覽網頁,搜尋各種線上程式。
醫師建議,在搖晃的公車或捷運車廂中,
儘量不要閱讀或使用智慧型手機,
以免對焦困難造成眼睛疲累;
如果是工作上需要長時間注視電腦或手機螢幕的人,
距離至少要保持30公分以上,
同時每30-40分鐘讓眼睛休息;
家長要留意孩子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時間、姿勢及距離,以免傷害視力而後悔莫及;
此外,選購手機時,可挑選螢幕大一點的產品,
將字體設定大一點,減少眼睛疲勞情形。
施智偉醫師指出,雙眼對焦能力退化,過去多為中年以上民眾才會碰到的問題,由於看螢幕的時間大增,
現在許多2、30歲的年輕人,也容易視力模糊,眼睛調節能力變差。
施醫師指出,眼睛的構造就像是一台精密的照相機,藉著睫狀肌的收縮來調整焦距,
為了要看清楚手機上的文字圖片,睫狀肌必須更強力收縮,長時間的收縮會造成對焦能力變差。
智慧型手機的普遍化,也讓眼睛疲勞或視力減退的年齡層,同步往上及往下延伸。
有些已經退休的年長人士為了跟上潮流,使用智慧型手機,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老花度數明顯加深。
有些父母習慣讓孩子玩平板電腦或手機遊戲,如果姿勢、距離不當,也有近視度數增加的危機。
施智偉醫師說,過去大多數的人從40歲才開始慢慢有老花眼的情形,
但現在許多2、30歲的年輕人,因為視力模糊,眼睛調節能力變差,提早出現老花眼的症狀。
不過,一般來說是暫時性現象居多,
只要讓眼睛好好休息一陣子,大多可以回復正常。
醫師表示,與電腦比起來,智慧型手機不僅螢幕小、字體也小,
如果長時間、近距離注視,容易出現眼睛疲勞、老花加深、視力模糊等典型用眼過度的症狀。
======
研究:男女經營感情 心態大不同
【台灣醒報】 2013.04.15
男女對感情的經營方式大不同!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
女性經營關係時,偏向合作達到雙贏,
男性則容易持若即若離的觀望態度,
婚後男性前七年會經常打電話給老婆,過了這段「黃金甜蜜期」,
便開始找朋友吐苦水,
女性則還是最容易主動打電話給先生。
牛津大學以問卷方式分析341位民眾對感情的維持方式、
角色分工與價值觀,結果發現男女對感情的經營理念相當不同,
女性多半認為感情須由雙方共同經營,彼此需要投入或有共同目標,雙方是「團隊」;
換句話說,她們傾向採取合作而非競爭來經營好關係,
而且視對方比自己重要。
但男性則相反,認為自己仍是花花感情世界其中一員,
換句話說,對感情較抱持若即若離的觀望態度。
研究者丹柏表示,「擁有一段成功關係,對女性而言比男性還重要,
男性則一邊擁有關係,同時還心存觀望。」
男女相同的地方,
在於雙方皆認為擁有一段穩定關係,可以提供安全感與被了解,是遇到困難時的避風港。
男女感情觀的差異,在稍早一份刊登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報告中也透露端倪。
根據這份研究的統計,
步入穩定關係的女性,打電話給另一半的比例,遠超過她生命中的任何其他人,
一直等到兒女長大成家後,丈夫才退居第二。
但婚後男人通常會在婚後前7年比較常打電話給老婆,過了這關鍵期,
最常打電話傾訴的對象,便從太太轉移到周遭好友身上。
本次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英國心理學會會議上。
圖說:牛津大學研究發現,
女性對感情經營採合作模式,
但男性則採坐這山望那山觀望的態度。
=======
翁媳之間/幸福農場的代理人
【聯合報】 2013.04.16
公公婆婆都已高齡,難得下定決心走一趟西班牙。
他們出國的前一天,我特地回婆家,請公公教我種菜的方法。
公公種的一排排蘿蔔田,嫩芽已長出五公分,
而一把種子的成長機率不一,
有的蘿蔔茂盛,長了六株;有的全軍覆沒,連一株也沒長。
這時要彎下腰,幫蘿蔔搬家,每個點只能留下一株壯碩健康的蘿蔔,
其他的蘿蔔嫩芽統統拔起,成為餐桌上營養價值高的「蘿蔔嬰」!
公公微笑地問著:「妳真的要學種菜?」
我肯定地點頭回應:「放心啦!交給我吧!」
公公開始傳授秘訣:「韭菜由第五排開始採收,每一排採收日期不一,要做紀錄;割韭菜時要從根部三公分處下手,
下雨天不割,否則根部容易爛。
如果妳沒空,不要緊,等我回來再做就好啦!」
望著滿頭銀髮,壯碩慈祥的公公,我突然開口說:「爸爸!來,抱一下!」
公公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
靠在他溫暖的肩膀,我哽咽地說:「爸爸,您一定要開心而且放心地去玩,
先幫我看看沿途最棒的風景,以後等我老的時候,我再去玩喔!」
公公也緊緊拍著我的背說:「那就交給妳囉!」
我不禁流下熱淚,一種離別的情緒無預警地發酵了。
蹲在公公的幸福菜園裡,日曬流汗,親撫過菜園裡的每一種作物,感受到公婆善待土地的用心,
平日公公拿著鋤頭耕種除草,婆婆則負責灑水捉蟲施肥,堅持有機耕種,
他們像個理髮師,理光這邊的雜草,
另外一邊卻長成了茂密的小叢林;
若天公作美,蔬菜長得不錯,還必須等著和蟲兒比賽速度,
等蟲兒吃剩下的,才會變成我們餐桌上的佳肴。
看著這一片綠意盎然的菜園,內心不由得讚嘆起來,
每一口來自菜園裡的蔬菜香,都包含了公公婆婆相互扶持、努力的用心,
那是一種猶如甘露般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