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3-03-19 23:09
一場實驗,改變了無數貧困兒童的人生
本帖最後由 B 於 13-03-19 23:39 編輯
誰說豬笨 遇火災跳牆逃生圍觀民眾稱奇
中廣: 2013/3/19
俗話說「狗急跳牆」,但真的遇到危險時,豬也一樣會跳牆!
新竹一處古董倉庫發生火警,由於古董大都是木造物品,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也波及在倉庫邊飼養的豬隻。
其中一隻黑豬被大火逼急了,居然跳過高一百四十公分的高牆,成功的從火海逃生,
圍觀的民眾也直呼「豬一點都不笨」!
新竹縣新埔鎮一處倉庫發生火警,兩百坪大的倉庫在強風助長下,瞬間陷入火海。由於倉庫內存放的都是肖楠和紅檜等古董藝品和木材,大火燒出來的都是濃濃的香味,
但對彭姓屋主來說,這場不到兩個小時的大火,
卻是損失慘重,多年收藏品全都付之一炬,損失上千萬元。
另外,倉庫內屋內也飼養了七個黑豬,在火海中也傳出陣陣的哀嚎,
由於火勢太過猛烈,消防人員也無法靠近,只有以水柱灌救降溫。
不過圍觀民眾卻發現其中一隻黑豬,可能受不了高溫燒烤,居然爬上牆頭,在眾人圍觀下,一舉躍過一公尺四十公分的高牆,成功從火海中逃生,
也讓民眾嘖嘖稱奇,也直呼「豬真的一點也不笨」!
也有民眾說「狗急跳牆不稀奇,豬急跳牆還是第一次看到」。
逃生成功的黑豬在水圳內活蹦亂跳,讓彭姓屋主也表示,這隻豬絕對不宰殺,要當做寵物來養,也提醒家人永遠記得火警的災害。
=====
牆洞幫 一台無人看守的電腦,一場實驗,改變了無數貧困兒童的人生
讀者文摘 2009-08-27 第200909期
Simon Hemelryk 撰
兩個九歲的小男孩伸着頭,臉緊貼着閃爍的螢幕。
一個孩子問:「這是什麼?是電視機嗎?」
「按按這些鍵看看。」
另一個孩子指着螢幕下方的鍵盤,鍵盤上封着塑膠套。
話音未落,第一個孩子伸手按向鍵盤,所有的按鍵幾乎被同時按下,但什麼動靜都沒有。
這時,這個印度村莊裏又湧來了二十名孩子,年齡從六歲到十四歲不等。
這羣孩子聚成一堆,圍在螢幕前,都想知道剛剛出現在他們這個偏遠小村裏的神祕玩意兒能做什麼。
前一天,城裏來了幾個人,在他們的村子中央蓋了一間小磚屋,
磚屋有個窗戶,窗戶裏安裝了這個面朝外的螢幕。孩子們只知道這台新機器是讓他們玩的。
大家七嘴八舌,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操作建議,但大多沒有任何作用。
五分鐘過後,螢幕前的小男孩發現,碰到某些鍵的時候,螢幕上會有個箭頭跑來跑去,若是按下中間的大按鍵,就會出現新的畫面。
又過了一會兒,當箭頭落在一個圖標上的時候,他點了按鍵,居然連上了網。
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電腦,但幾個小時後,他和一羣孩子就玩上了遊戲,看到了迪士尼的網站。
過去十年來,同樣的情景在印度各地上演了約六百次。
「牆洞電腦」的構想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蘇格塔•米特拉教授。
有了牆洞電腦,成千上萬的貧困兒童因此有了接觸電腦的機會。
從喜馬拉雅山脈的大山裏到孟買的市中心,到處都可以在公共場所看到牆洞電腦。
最特別的是,在完全沒有成人幫助的情況下,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利用電腦學習英文和數學,
有些孩子因此得以上大學,學習政治、物理或生物科技,
擺脫了當勞工或務農的命運。
牆洞電腦的構想始於一九八五年。
米特拉面帶微笑,說起話來細聲慢語:「當時,我在新德里教電腦程式設計,
剛剛花了五百英鎊,買下第一台家用電腦,四歲的兒子躍躍欲試。
我告訴他:『想都別想。』但他賴着不走,待在一旁看我用電腦。」
「幾天後,我要找一個文檔,就是找不到。
兒子說:『你在指令後加上dir/w/p試試看。』這樣一來,果然找到了文檔。一個月不到,他完全超過了我。
就像許多父母一樣,我和妻子認定我們家出了一個小天才。
我和朋友們談及這件事,這才發現他們的孩子也都是電腦天才。」
一九八八年,米特拉參加印度果阿邦的教育會議,撰寫了一篇論文。
他在文章中建議,可以讓孩子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自己玩電腦,這樣可從中發現特別聰明的孩子;
政府可以集中資助這些孩子,為大眾謀福利。
現年五十七歲的米特拉笑着說: 「別人認為這是個法西斯思想,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也就完全放棄了這個念頭。」
十一年後,米特拉擔任印度國家資訊技術學院(NIIT)首席科學家,在這家資訊技術公司裏,負責開發用於公共空間的終端機,類似現在火車站裏的自動售票機。
該公司的新德里辦公大樓緊鄰卡卡基貧民區,旁邊是一片荒地,到處是在垃圾堆裏尋找食物的豬,
當地居民把荒地當作公廁,但這片荒地也是附近孩子的板球場。
米特拉決定安裝一台只憑滑鼠操作的電腦,電腦螢幕面向荒地。
電腦肯定會被孩子弄壞,但也可以藉此研究如何使公共場所的電腦更加堅固耐用。
這時,他突然想到了一九八八年的那篇論文:這項工程不僅是一項工程試驗,也許還可以測試一下自己早期的想法。
這裏的孩子都不太懂英文,教育程度很差,但如果其中有一、兩個比較聰明的孩子能夠學會電腦,至少學會如何打開文件,
那麼,他的想法便可獲得印證。
按照他的吩咐,印度國家資訊技術學院的員工在辦公大樓的外牆上安裝了一台電腦,離地一公尺左右,外罩金屬蓋,方便孩子使用。
第二天,他到辦公室的時候比較晚,發現一位同事在等他。
這位同事說: 「外面的那些孩子在上網呢!」米特拉問:「是你教他們的嗎?」
「誰都沒教他們。」
透過另一台電腦,米特拉監控外面的孩子,發現他們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開始玩線上遊戲。
兩週後,他打開電腦,發現了一份文檔,文檔裏有各種顏色字母拼出的一個完整句子:「我愛印度。」
八歲的拉金得向米特拉演示,他如何用字符調色板創造出了這些字母,而米特拉根本不知道電腦裏還有這麼一個工具。
不久,有些孩子的父親叫孩子幫忙上網找工作,
母親則想讓孩子用電腦幫她們算命。
「就像我和我的妻子一樣,這些孩子的父母都發現自家的孩子是電腦天才。」
米特拉繼續在印度中部的希沃布里鎮和東北部的曼丹吐司村安裝牆洞電腦。
這兩個地方的孩子一句英語都不會。
村民說: 「我們的孩子連耕田都不會,怎麼可能會使用那台英文機器?」
「三個月後,我又來到這兩個地方。
孩子們一見到我,第一件事就是問我,『能不能換個更快的處理器和比較好用的滑鼠?』」
這些孩子學會了大約兩百個英文單詞,如 「退出」 、「停止」、 「儲存」等。
「一個孩子所知有限,但二十個孩子聚在一起,透過推理與討論,足以找出使用電腦的辦法。
他們還會鍵入自以為認識的字,例如把rat(老鼠)拼成了rit,
這時網上的搜尋引擎就會問:﹃你是指rat嗎?」他們如此這般不斷嘗試,透過電腦學英文。」
米特拉據此撰寫論文,引起了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注意。
最近,世界銀行推出千禧發展基金,為米特拉提供了一百一十萬英鎊的經費,讓他在印度的二十三個地區重複同樣的實驗。
從喜馬拉雅山海拔五千八百公尺高處的斯託克村,到恆河裏的小島,他們在各式各樣的地方安裝牆洞電腦。
在恆河的小島上,電腦必須背向湖面,以免鱷魚潛出水面襲擊孩子。
在各個地方,孩子們都在幾個小時內,就學會了操作電腦,無一例外。
不僅如此,孩子們透過網路,學到了各種各樣的知識。
在印度南部的庫帕姆村,米特拉將有關生物科技的資訊放進電腦裏,請孩子們去瀏覽。
兩個月後,他又來到村裏,一個小女孩對他說:「我們只知道不當複製DNA會導致遺傳疾病,其他什麼都不知道。」
米特拉說: 「我事先測驗過他們,得分是零;
現在再測一次,得分是三十分。
村裏有個二十歲的女孩,很受孩子們的崇拜,我請她告訴這些孩子,
就說她本人想更了解生物科技的知識。
三個月後,我再去測試一次,他們得了七十五分。」
二○○七年,米特拉擔任紐卡斯爾大學的教育科技教授,將這項實驗延伸到蓋茨黑德鎮的一所小學。
一班十歲的孩子,四人一組,利用網路,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便能回答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中的六個考題。
幾週過後,他讓這些孩子在不上網的情況下再接受測驗,成績同樣優異。
米特拉說: 「有些老師問我:『這能算教育嗎?』
如果孩子學習知識,能夠發現答案,並且也能記住答案,這會比課堂上得到的少嗎?」
牆洞電腦能夠產生長期效果,現年二十歲的卡丹姆就是最佳見證。
二○○二年,在靠近印度果阿邦的偏遠鄉村希爾嘎昂,有人到卡丹姆的學校安裝了一台電腦,卡丹姆從此迷上了與太空相關的文章。
卡丹姆的父親是學校的小職員,全家住在磚頭蓋的小屋裏。電腦教會卡丹姆如何學習,她決心將來要當太空人。
卡丹姆說:「如果沒有電腦,離開學校幾年後,我一定會成為家庭主婦。
現在我正研讀航空工程學。」
現在的人經常批評電腦讓人變得孤立,說電腦使我們失去了社交的能力,
但米特拉相信,諸如牆洞電腦這樣的想法能夠讓人與人更接近。
「我希望每個酒吧裏都能有一個學習站。
這些電腦都設在公共場所,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台遭到破壞,而且從來沒有一台電腦被用來瀏覽色情網站。
如果英國的父母將孩子的電腦放在客廳裏,他們一定會經常聽到孩子說:『你們快來看看我的新發現!』」
米特拉發現,在印度,牆洞電腦打破了階級森嚴的種姓制度,
中產階級子弟圍擁着鐵匠的兒子一起學習;懂電腦的女孩在男性同伴之中享有很高地位,這種情況在社會中十分鮮見。
在印度政府的贊助下,牆洞電腦計畫在另外一些國家,如柬埔寨與南非,也取得了成功。
米特拉希望能將牆洞電腦計畫推廣到阿富汗和中國: 「我並不感到驕傲。任務尚未完成,驕傲注定失敗。」
不論米特拉喜不喜歡,最近由於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又譯《一百萬零一夜》)走紅,他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米特拉笑着說: 「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告訴媒體,我的工作給了他靈感。」(《貧民百萬富翁》是根據史瓦盧普所寫的《Q&A》拍攝而成。)
米特拉續說:「我得到了他的電郵地址,寫信感謝他的抬愛。
我沒想到,他不
到一個小時就給我回了信,並在信中表示對我主動與他連繫感到十分榮幸。
我覺得那部電影很不錯,但我告訴他,我的夢想是看到一個貧民諾貝爾獎得主,而不是貧民百萬富翁。也許將來能拍這樣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