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榮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3-18 15:53

日本寬鬆貨幣 台灣緊盯韓元

1097047 新任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推動安倍晉三首相的寬鬆貨幣政策,將通貨膨脹率目標提升至2%。自2014年起,日本銀行將無限期每月購買3兆日圓的資產。
貨幣戰爭仍可能發生
與美歐寬鬆貨幣政策不同在於,日本政府將成立外幣債權購買基金,助貶幣值。這導致國際反彈,擔心掀起全球貨幣戰爭。日前召開的G20會議達成共識,呼籲各國貨幣政策要以本國經濟為基礎,避免競貶。在國際反彈下,日本已宣布暫緩購買外債計劃。
儘管G20的呼籲與日本的讓步,全球貨幣戰爭仍有可能發生,主因全球景氣復甦不平衡,有些(如美國)已有復甦跡象,有些(如歐洲)仍在掙扎中,金融海嘯期間,各國用盡財政工具,只能依賴貨幣政策振興經濟,而印鈔票不管買本國或外幣債權,最後資金都會外流,以鄰為壑,引發戰爭。
預期心理已使日幣兌美元從去年底起一路貶值,上星期五為止,日幣兌美元跌幅10.4%,日幣兌台幣跌幅8.6%,同期間日股上揚19%,幅度為主要股市之中最大者。
日本是台灣最大進口國,台灣對日貿易逆差去年高達287億美元。我國進口以機械及電機設備、化學品及塑膠及製品、精密儀器為主,其中中間產品又佔相當大比率。
日幣貶值有助縮減我國對日貿易逆差,降低日製中間產品的成本,直接影響不必然是負面。最大衝擊在日客觀光旅遊,但最近日股上漲、消費者信心增強,部分抵銷負面衝擊。對雙方直接投資是兩面刃,台灣取得日本技術成本降低,日本來台投資成本墊高,淨效果不利意願較高一方。
留意原物料價格動態
日本寬鬆貨幣對我國間接影響是透過韓流與貨幣戰爭的管道。韓國貿易結構與日本相似,對匯率特別敏感,遲早非出手不行,北韓緊張情勢,更加重韓元跟貶的壓力。我國ICT產業與韓國競爭慘烈,賺的是微利,對韓元幣值變動的敏感度,遠勝於日圓,這也反映在業界經常給央行的強大壓力。
貨幣戰爭一旦爆發,熱錢將再度亂竄,亞洲各國經濟相對穩定,有吸引力,也讓各國央行皮皮挫。2012年第4季以來,外資持續流入,帶動台幣升值,對高度依賴貿易的台灣甚為不利,雖然我國匯市仍較貿易夥伴(如韓國)穩定。
貨幣戰爭另一結局是貨幣充斥,通貨膨脹加劇,扭曲資源配置,其後遺症很大,台灣油電價格上漲,已引發民怨,更要注意原物料價格的動態。
1097048
胡勝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