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3-03-13 16:08

謝長亨人生無從規畫 只能做好準備

‧今周刊 2013/03/13
3月8日,中日之戰,超過1200萬人都心繫的一場比賽,讓台灣人重拾對中華隊的驕傲,也讓球迷重新找到棒球的感動。這是中華隊給台灣人的一堂扭轉逆境課。
【文/賴筱凡】

「台灣,加油!」一道聲音劃破東京巨蛋球場,三月八日,這天在多數台灣人心裡刻下不可磨滅的一頁。四千名台灣球迷揮舞著國旗,即使敵不過四萬日本球迷的規模,卻聲嘶力竭地喊出每一聲加油,像是要替坐在電視機前的一千二百萬名觀眾,還有戶外廣場看轉播的台灣球迷,一起將他們的「應援」聲音,送到東京巨蛋球場。
這一支拿下中華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WBC)最好成績的隊伍,被日本媒體評論為「史上最強」。然而,這些中華隊成員的職業生涯路,卻無比艱辛,他們有的人面臨所屬球隊不再續約的窘境;有的則是在美國大聯盟發展不順、準備回到台灣;甚至有的還曾一度面臨球隊打假球、球團解散;就連中華隊總教練謝長亨都已離開職棒圈。
誇張一點說,這是一群輸家的組合,但他們卻專注、拚勁十足,投出每一個好球、打出每一分,感動了半數的台灣人。究竟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無預警 逆境讓人摔得特別重
四年前的三月天,上一屆經典賽,一樣的東京巨蛋球場,那天則是台灣棒球最恥辱的一天。前一天中華隊才以○比九慘敗給韓國,隔天再以一比四輸給了中國隊,創下在國際賽事二十四小時內,就打包回家的最快紀錄。
中華隊回到台灣的那天,迎接他們的是球迷排山倒海的檢討聲與失落感,但這卻不是台灣棒球最慘澹的一刻;當年十月,中華職棒爆發嚴重的打假球事件,多數球員遭約談;之後,二○一二年,經營職棒十七年的興農牛隊,也決定轉手。
這些在在打擊了台灣棒球的發展,「這幾年,棒球出大新聞時,都是負面消息,當然讓很多人對台灣棒球不再有期待。」在東京接受《今周刊》專訪的謝長亨不諱言,大環境的不利因素,讓很多人都對棒球灰心,這是台灣棒球最黑暗的一頁。
就像中華隊這次場場都有安打的球員周思齊,○八年他所屬的球隊米迪亞打假球,幾乎所有隊友都被拖下水了,他是唯二堅持不涉賭的球員。「逆境來的時候,不會告訴你,就像周思齊,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球隊有一天會因假球而解散,讓他面臨沒有球打的窘境。又或者王建民、郭泓志,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一天被球團釋出,或者球團不再續約,我也不會知道有一天,我帶的球隊(指中信鯨)會解散。」謝長亨說這話時,臉上雖然帶著笑容,嘴角卻藏著苦澀。
就像你我的人生,逆境來的時候,不會有人先通知我們。「比起一般人,職業球員的生涯起伏更大,因為他們曾經享受過那個光環。王建民是幫洋基隊連兩年拿下十九勝的王牌投手;郭泓志是台灣入選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的第一人;羅錦龍十六歲就赴美發展,但跌下來時,遠比誰都痛。」謝長亨說。
在謝長亨的眼鏡背後,其實也藏著他自己的一段故事,聊到近年帶業餘棒球隊的心情,雖然沒有職業比賽的戰績壓力,卻也不經意透露出心境:「這些年,很多時候就是順勢,少了企求的心情。」因為他自己,也是輸家,在中信鯨解散後,就沒能回到職棒圈。
沒退路 準備好自己等機會
事情都有轉機,當台灣棒球最低潮的時候,世界棒球經典賽來了。
「從組訓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知道,我們沒有退路了。」謝長亨說,棒球是少數可讓台灣人引以為傲的運動項目,但四年前兵敗東京,讓台灣得從資格賽打起,這對以棒球為國球的台灣來說,其實是一大恥辱。如果中華職棒不能順利發展,「火車頭都拖不動了,台灣基層棒球怎麼可能發展得起來?」
就在這樣的使命下,謝長亨接下了中華隊總教練的兵符。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進八強,「大環境這麼糟,我們沒有退路,只能拚。」謝長亨說,沒料到自己會在五十一歲這年,還出任中華隊的總教練。
其實,中華隊裡的球員,何嘗不是如此,沒拿到美國球團合約的王建民與郭泓志、正準備從小聯盟回來加盟中職的羅錦龍、陳鴻文;還有甫被新球團接手的張建銘、林益全,以及那些感慨著「還能打幾次經典賽」的老將彭政閔、林智勝、高志綱,他們都有著背水一戰的壓力。
※封面故事相關報導
1. 中華隊經典賽八強止步 卻沒輸掉鬥志
2. 王建民沉潛1800天 王牌回來了!
3. 陽岱鋼棒球魂燃燒 不留退路向前衝
4. 掃蕩簽賭假球 斬斷利益結構才有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