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良榮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3-06 10:11
第一金投信效應 基金經理人削權 改採團隊操盤
1093548 第一金投信經理人炒股拿回扣效應延燒,金管會擬全面限縮基金經理人權限,改由經理團隊來挑選核心持股,並納入投信業內稽內控制度,一旦上路,新舊基金將全面適用,最快本周五(8日)定案。
檢調昨偵辦第一金投信基金經理人許弘政、許訓誠與喬仁傑,收賄後與普格公司聯手炒股案,為追查犯罪所得,昨天發函查扣3人名下10多個帳戶,總共扣得近50萬元,但僅1人帳戶仍有近50萬元現金,其餘兩人戶頭內僅剩數千元至萬餘元。由於3人收賄金額至少4百萬元,檢調懷疑錢3人可能另有藏金窟,將繼續追查。
涉案3人疑有藏金窟
目前國內會對績效好的基金經理人頒發「金鑽獎」,據了解,此次涉案部分經理人也曾得過這個獎。
過去有數投信公司大打紅牌基金經理人攬客,更有投資人會「逐經理人而居」,此現象也讓一些紅牌經理人炙手可熱。
證期局副局長王詠心昨說,金管會本來就不鼓勵對基金經理人「頒獎」,投信業更不能以明星基金經理人號召攬客,未來金管會將去除明星經理人形象,改採團隊來操盤。
王詠心說,未來還是會有一位基金經理人來負責操盤,但不會讓經理人有太大權限,改由團隊來挑持股,引進風險控管的制度。她說,目前國內的外商投信都已採取類似機制,尤其是國外投資部位,希望可把此套制度落實到內控。
金管會新任副主委王儷玲也說,過去很多弊案,都是因為個人權力過大,台灣過去過於強化基金經理人的領導角色,未來要限縮個人權力,目前很多歐美國家大型的資產管理公司,都有類似的作法。
王詠心說,本周五將邀投信投顧公會及業者開會,包括討論如何限縮基金經理人權限,也會請公會檢討,如何落實法令遵循和內控制度。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表示:「金管會支持公會建言是很好的事,不過公會並非單方面主張拿掉經理人權限,而是希望更落實管理。」投信投顧公會主管更表示,過去公會一直推動投資委員會來形成決策,並且有效簡化流程,降低單一經理人單打獨鬥的風險,並且可以減少看錯的機率。
降低單打獨鬥看錯率
不過,投信業投資主管表示,台灣資產管理經驗已有2、30年,許多都是當初借鏡國外經驗,管理制度上其實大多比國外公司還要多、流程繁複,經理人的任何一項投資決策都必須檢付投資分析、決策和檢討報告等,並由主管簽核才行,個人權力沒有國外經理人來得大。
該主管指出,多數投信都會建立所謂的「股票籃」,一般約200~400檔左右,只有在範圍裡的股票才能投資,這種類似核心持股的概念早已存在。
1093549
第一金投信經理人拿回扣效應延燒,金管會擬全面限縮基金經理人權限。左圖為涉案第一金投信基金經理人許弘政。
1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