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1-14 20:55

油價重挫影響全球進出口

油價重挫影響全球進出口 美、中、英、加貿易數字皆現下滑
在全球信用緊縮及油價下跌的影響之下,全球貿易量也快速下跌。在美國、中國、英國與加拿大公布數據中,都可看出此影響。
金融危機在2008年秋季重挫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使庫存水位上升、出口信用保險發生問題、已開發經濟體投資下滑等,以上諸多因素造成進口需求下降,出口動能隨之也下降。
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所有因素中,經濟的痛苦和油價下跌對一國貿易狀況的影響,依該國的原油進口量和出口脆弱度,情況各有不同。
由於需求下降,原油與其他能源商品的進口也減少,美國11月進口下滑 12%,出口也下降6%;而貿易赤字減少將近 30%,來到 404億美元,是 5年來低點。
中國的情況也相似。中國11月出口額若以美元計意外減少2.2%,12月又再下滑2.8%,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中持續下挫。出口則大降 21.3%,反映了較低的原物料價格與下滑的國內需求。若以人民幣計算,中國12月出口下滑9%。
英國的原油雖然自給自足,但油價下滑並未帶來什麼優勢。英國11月出口較10月下降3.7%。在2008全年貿易加權英鎊匯率貶值超過 20%之下,貿易赤字反而上升,顯示英國對信貸危機的抵抗力很低。不過,英鎊在2008年底的持續下跌,仍未拉抬11月出口數字。
至於坐擁貿易盈餘的加拿大,11月盈餘也減少了 40%。一般而言,原油出口國的貿易盈餘下滑,有助於重新平衡國際需求,但中國、德國與日本皆為主要原油進口國,且在原物料價格降低下,貿易盈餘可能還會增加。
中國12月的貿易盈餘為 389.8億美元,較11月的 401億美元稍有下降,這對中國當局形成了壓力,必須想辦法提振內需,而讓人民幣走強將是方法之一。
這種情形會讓中國面臨相當的困難,因為在歐美消費者需求下降後,中國國內就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出口情形將持續惡化,要消化過多的產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金公司經濟分析師哈繼銘說。
雖然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出口在2009年內可能下降達 20%,有些企業仍然希望能以低價以及現金較不充足的客戶,藉此機會增加市占率。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