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弟 發達公司副總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3-01-24 11:44
外商獵人頭公司看台灣人
外商獵人頭公司看台灣人 ( 商業週刊 / 中國三麗鷗總經理Joey Chung )
我笑著和一位荷蘭人力顧問握手,在他對面坐了下來。我們在101一樓的星巴克,星期六下午。昨天,我一個商學院的朋友打給我,說他今天下午會和一個老朋友喝咖啡,他朋友現在是一個大型國際人力資源公司的區域副理,而他想幫我介紹一下,以防萬一以後我們需要雇用員工。他的中文說得不好,所以我們換說英文;他三年前被調來台北幫忙管理這個分公司。之前他是管理歐洲和美國的分公司。
出於好奇,我問他:
「根據你和這三個主要地區員工談話和面試的經驗,你認為台灣員工最有趣的特質是什麼?」
他笑著說:
「我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幾個月前,一個大型國際餐飲連鎖企業要擴張,並第一次進入台灣市場。他們的區域經理是一個待在香港的英國人。他將監督擴張到台灣的事宜,所以他們聘我們去尋找台灣的營運主管,那個人需要負責去找地點,雇用員工,最後還要建立品牌,負責行銷、公關活動等等每件事。所以我們立刻開始從義美、味全或是其他台灣大型食品公司尋找有經驗的經理。
立刻就出現一個問題:合格的經驗豐富管理者,沒人的英語講得夠好。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我們九成的候選人就只因為這個條件而被刷掉。」
他講的第二點甚至更有意思,而且對於台灣勞工在現今社會的優點和缺點非常具有象徵性。
有10%的候選人符合所有的需求,所以他們接下來花了3週討論福利和其他條款。像義美這樣的大公司的待遇都給的不錯。他們也很穩定沒什麼意外,過去10-20年在那邊工作的員工都很清楚他們的未來會是什麼。
另一方面,這個機會比較像是一個新創公司。監督這一切的大老闆將會在香港。公司會提供所有的資源、資本和指示來建立品牌,最終在台灣可能會有20或30間店,但是負責的人需要接受風險、喜歡冒險和願意負責。你不再是為其他人工作。好的一面來說,如果這個品牌成功,你會在台灣餐飲界留下名聲,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品牌和你自己的團隊,而一旦台灣穩定了,總部甚至會企劃要擴張到亞洲其他地方。台灣營運總監會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有機會走出台灣,見識世界,探索其他國際市場,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年輕上班族一同工作。但是和任何新創公司一樣,都會有風險,也沒有工作保障,全都看店面績效和未來的擴張。
根據這個經驗豐富的外籍人力資源顧問說法,就是這部份嚇跑了99%的台灣人。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容易害怕?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保守,無法接受任何風險?有五個人進入到最後一關面試。這五位進來時一開始都說他們非常有興趣,想要嘗試新鮮事物,想要接下更大的責任,掌管一整個品牌並學習傳統台灣市場和企業之外的新鮮事情。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然後我們提供他們待遇條件:比他們現有工作都還要多的底薪,而如果所有設立目標都達成的話,還會有一個很高的獎金。接著10天後,他們回來,說經過慎重考慮後,他們有家庭考量,或是他們已經在現在的公司待超過15年了,希望能夠維持忠誠,或是他們認知到雖然他們的確想要一個改變,但是他們不想要任何的風險或是負完全的責任,所以替別人工作比較好......回答好像總是如此。」
他最後一次笑著說:
「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結果,我們甚至不覺得沮喪了。我們現在在談的是受過高等教育、年齡在30-50歲的白領人士,你提供他們兩個選擇,然後99%的台灣人總是選比較安全的選項。每個人都喜歡說台灣應該要走出去,接受更多風險,創造更多自己的東西,但是當有機會時,這裡每個人還是選擇比較安全的路,沒有風險,然後這一生都替別人工作。現在,我們甚至有個名詞來稱呼這種情況,叫做『傳統台灣工程師心態』。」
當我們討論更深一層時,另外一個有趣的趨勢跑了出來,我猜大概也不會很令人訝異:當這些人資顧問公司試著幫新創公司找人時,理想人選的年齡是大約35歲。到哪時候你已經有了12或13年的經驗,不年輕了,或許可能還單身,然後對更多冒險、劇烈變化持開放態度。40歲後已婚有小孩的候選人幾乎不可能會來。他們有房貸、小孩的教育費,或許還有在前公司15年以上年資。此時,變化、加入新創事業或甚至只是跳槽去競爭對手都顯得太恐怖了。到那時候,生活和生涯幾乎都已經定了。
「不然在其他國家是如何呢?」我問。
「哦,不要誤會我的意思,這在任何其他國家也很常見,它只是基本人性而已。然而,在其他國家的比例是不同的。也許在歐洲,20%的年輕上班族是能接受風險的。也許在美國,有30%最好、最聰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對那些傳統的道路說不,然後加入新創公司,見識這世界,掌控自己的命運,為他們的表現負全責,不管那是更好或更壞。但在台灣,這個比例看起來似乎非常非常低,甚至在年輕世代中也一樣。當我第一次來這裡時,在我公司另外一個待比我久的老外經理說:在台灣,我們多數客戶想要我們找很強的技術人才。優秀的工程師,厲害的營運總監,良好的工廠經理。台灣員工努力工作而且很忠誠。但很少有人來台灣招聘頂尖資深管理人才、國際等級商務領袖或是創新人才。」
我往後靠在我的椅子上幾秒鐘,思考著他剛剛說的事情。很妙的,這剛好和我幾個月前在香港和一個香港大公司的董事長的對話相符。
當我們的對話來到尾聲,我們開始起身準備離去,我看向101的窗外。在一個週末午後,看著許多人走動,台灣的民眾、工作、玩樂、生活。
這是國外商務人士對今日台灣的描述。有些可能是錯誤的,其中某些太過極端,但那些具體的細節並不是很重要,為什麼我們讓他們留下這樣的印象,而這些對我們的社會和的未來又代表什麼意思才比較重要。
「傳統台灣工程師心態.....」
作者簡介_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現年28歲,是中國三麗鷗總經理和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時常旅行於香港、台北、東京和美國之間,閒暇時刻喜歡寫作、運動和玩帆船。最新著作《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剛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