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11-15 10:09

中共十八大反腐倡廉對台灣的影響

中共十八大反腐倡廉對台灣的影響
中國國家總書記胡錦濤在十八大開幕式做報告時,對於反腐倡廉提出極為嚴肅的警語,強調「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甚至亡黨亡國。」隨後中央紀律委員會的報告,更措詞嚴厲地以「嚴重政治鬥爭」來定位當前的反腐敗形勢,並且首度將「政治清明」寫入紀檢工作指導思想。
即將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八大的會議報告中,也揭示了未來五年國務院三大重點工作:第一是解決貧富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第二是「反腐敗」,第三則是涉及權力改革的「推進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實現依法治國」。溫家寶同樣將反腐敗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級上,成為他敦促新任總理李克強的交辦事項。
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的統計,到去年底為止,中國共產黨總共有8,260萬名黨員,而主管黨員紀律的中紀委統計則顯示,從2007年11月到2012年6月,全國紀律檢察機關總共立案64萬餘件,給予黨紀處分的黨員人數高達66萬人,其中2萬4千餘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審訊。雖然涉案人數比例不高,但是貪腐的規模則顯著向上提升,例如浙江省藥監局長黃萌涉嫌貪汙人民幣2億元,家中搜索出人民幣5千萬元的現金,並且擁有84套房產,顯示少數官員貪腐規模已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
由國家總書記與總理同步發動反貪腐運動,再度展現中共政權強烈的內省能力。共產黨能夠牢牢掌控大陸的統治權,並且在內外煎熬的環境下持續帶領大陸走向繁榮,雖然沒有西方式的民主體制,但黨內菁英統治一向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中國共產黨擁有確實認識問題、即時反思(檢討)問題、勇於處理問題的能力,在今年十八大反腐倡廉的運動中再度展現出來。而大陸連續處理鐵道部長劉志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並將其他兩萬多名涉貪官員移送司法審判,說明中共政權並沒有在持續三十年的成功中迷失,革命與反省的動能仍然強而有力。
大陸的反腐倡廉,對於台灣加速與大陸交流是有正面意義的。兩岸交流從2005年連戰破冰之旅至今已經進入第七年,「補進度」的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在習近平與李克強接班之後,兩岸關係勢必進入另一個里程碑。大陸已經揭示政治談判是未來兩岸關係前進無可避免的進程,而台灣正在開放基礎建設、金融以及重大核心產業給陸資企業參股,在十八大之後,兩岸往來將再往上進入更緊密的領域;此時大陸推動反腐倡廉,實際上創造了實事實辦的基礎,有利於兩岸交流工作向前推進。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我們對大陸開放市場與產業,期待的是大陸能夠由優質的國企領頭,有秩序地進入台灣市場,並且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與台灣的企業結合,共同在國際市場打拚,爭取成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大陸高舉反腐倡廉的旗幟,無疑可以排除掉部分具有爭議性的灰色資金,避免台灣淪為大陸洗錢與犯罪漂白的轉運站。台灣產業與金融業的發展,相對於大陸與香港,一向具有透明、保守、低槓桿的特性,這是我們吸引全球資金的強項所在。我們歡迎大陸資金進入台灣,前提是必須守住我們辛苦建立的透明與法制的精神。
特別是,台灣與大陸金融往來的大門即將敞開,吸引大陸資金壯大台灣的資產管理業務,更是金融業期待多年的亮點。台灣的金融市場雖然規模不如大陸,但比較大陸享有相對自由的制度,比較香港享有低廉的交易成本,而且台灣股市的上市公司財務透明、獲利穩健、長期股息可以預期,這些都是建立大中華區資產管理業務的利基點。因此,在吸引大陸資金的同時,我們必須擇善固執,同樣貫徹反腐倡廉政策,才能協助台灣金融產業建立可長可久的資產管理平台。
馬英九總統不斷強調,清廉是公務人員的基本素養與核心價值,如今大陸全面發動反腐倡廉的運動,兩岸在政治價值取向上可謂獲致高度的共識;雖然反腐是內政問題,卻可為兩岸交流架構更順暢運作的互動平台。新任的陸委會主委與海基會董事長應該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與大陸協商一個有秩序、去蕪存菁的陸資來台進程,並且在此堅實的基礎上,加快兩岸全面交流的流量與速度。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