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8-12 16:26

全球糧食危機的警鐘再度敲響

受惡劣天氣、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糧食價格可能進一步走高,全球可能重陷四年前的糧食危機。值得警惕的是,谷物市場已經隱現搶購和囤積等危險苗頭。
全球糧食危機的警鐘再度敲響。伴隨著8月9日芝加哥玉米期貨在美國的熱浪中再度創出新高,一項全球基準的糧食價格指數已升至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高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警告說,受惡劣天氣、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糧食價格可能進一步走高,全球可能重陷四年前的糧食危機。值得警惕的是,谷物市場已經隱現搶購和囤積等危險苗頭。
有限的好消息在於,占新興經濟體食品通脹比重最大的稻米價格仍保持相對穩定,而油價也低於2008年時的高水平。此外,巴西等產糧國預計今年的糧食產糧有望再創新高。
聯合國預警四年前危機或重演
在8月9日發布的一份月度報告中,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該組織編制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數7月份環比勁升12點,升幅超過6%,創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最大升幅,最新指數達到213點,重回今年4月時的水平。這項指數跟蹤谷物、油籽、乳制品、肉類和糖等55種主要食品的出口價格。7月份的糧價指數仍低於2011年2月時創下的歷史高點238點,但已接近2007年至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的水平。
“局面有可能演變成2008年那樣的狀況。”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阿巴西安表示,他預計,糧食價格可能會進一步攀升,價格肯定跌不到去年的水平以下。
阿巴西安指出,天氣前景看上去并不樂觀。糧農組織認為,高溫天氣正在推動小麥價格上漲,而巴西的大雨則破壞了當地的蔗糖收成。眼下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南半球主要糧食出口國面臨更大的增產緊迫性,這些地區未來幾個月將進行下一輪播種。但糧農組織認為,印度和澳洲等產糧大國可能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更令糧農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擔心的是,四年前曾推高糧價暴漲的其他一些現象可能再次出現,從而進一步加重糧食市場的壓力,比如政府限制糧食出口、囤積糧食以及搶購風潮等。
玉米創新高搶購潮若隱若現
與幾年前的需求驅動型上漲有所不同,眼下的農產品漲勢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天氣,特別是美國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干旱。
8月10日歐洲交易時段,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繼續走高。前一天的美國市場,玉米期貨收高1%,再度刷新歷史最高水平,大豆、小麥也大幅上漲。自5月31日以來,玉米價格已累計上漲47%,大豆價格上漲26%。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