ㄚ布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2-08-07 13:59

當孩子抗拒讀書時……

作者:吳恩瑛 (專業兒童與青少年問題指導醫師)
爸爸O.S.
我那麼努力賺錢,結果這樣也不足以教育孩子?我在他那個年紀時,
都是自己苦讀的。還有,不是已經把孩子送去補習班了嗎?
怎麼成績還是那麼差?是不是太笨了?這樣這麼不盡自己本分,
根本就不像是我的孩子嘛!
媽媽O.S.
為什麼孩子這麼不喜歡念書?要不要幫他換一間補習班?
到底是要順孩子意好?還是要罵罵他?該不會是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吧?
繼續這樣下去,會不會上不了大學?都是我不好,是我做得不夠多。
我真的好煩惱啊,有沒有人可以來幫幫我呢?老公雖然一直唸我怎麼不教
教小孩,可是這完全不是可以照我心意來做的啊!
妳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 VS. 為什麼孩子都不讀書???
有些孩子是真的很不喜歡念書,就連考試快要到了,也不肯乖乖坐在書桌前念書。父母是怎樣看待這些小孩的呢?很多爸爸在這個時候會變得很討厭孩子,只要一看到孩子就發火,並認為都是太太沒有帶好孩子。爸爸會認為自己努力賺錢養家,結果太太卻連小孩都教不好。會有這種想法的爸爸,大部分都是平常不干涉孩子家庭教育的爸爸。他們不會覺得是自己平常不夠關心孩子,反而會認為是丈母娘照顧孩子時,沒有把孩子的規矩教好。但如果是平常就關心孩子教育的爸爸,想法和太太差異不大,會關心孩子是否遇到什麼困擾,並煩惱該如何幫助孩子。
對媽媽來說,把孩子不用功念書都歸咎到太太身上的老公是毫不關心孩子的,而且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就跟孩子一模一樣,她們也會抱怨老公只懂得賺錢,卻從不關心家裡的事情。可是以單薪家庭來說,由於單靠老公一個人賺錢是非常吃力的,所以老公會覺得自己已經為這個家庭盡心盡力了,為什麼太太就不能給予自己後援?同樣地,太太由於在家忙了一整天,也一樣是累得筋疲力盡,他們也會認為老公完全不懂得分擔、只是一味地看輕家務的繁忙。這種狀況下,夫妻雙方很容易產生爭吵,一旦產生爭吵以後,就會鑽起牛角尖:「孩子到底是像誰才這麼不愛讀書?我們家族可沒有這麼不會念書的人。」而這樣就不是單純的夫妻爭吵,而是家庭戰爭了。就我過去接觸的案例中,有的爸爸甚至因為自己以前成績很好,所以看到孩子成績這麼差時,會懷疑究竟這個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對此,父母的對應方法又有不同。很多媽媽對於孩子成績不好,要是不想辦法處理就會感到不安,所以媽媽通常會讓孩子去更多家補習班進行課後輔導。但爸爸對這樣的方法卻很不滿意,因為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討厭孩子了。觀察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媽媽對於表現不好的孩子會付出更多關心,但爸爸卻討厭沒有能力的孩子。當孩子表現不合己意時,媽媽會省吃儉用,將錢省下來讓孩子去更多補習班學習,但爸爸就會對孩子訂定出更多的限制,要求孩子絕對服從。
其實父母雙方的對應方式都有些問題。孩子已經討厭念書了,讓孩子上更多補習班也只是勉強;但對於孩子就連這點辛苦也不忍住,便發脾氣要取消孩子所有權利的爸爸更是大錯特錯。孩子在這種狀況下,會開始跟媽媽撒謊,不去補習班,並對爸爸有更大的反抗心。很多人都有想要把別人踩在腳下,並凸顯自己的心理,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如果加諸在自己身上的限制越多,那麼對爸爸的反抗就會越深,而且變得更不愛念書,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若聽從了爸爸,就是一種軟弱、一種屈服,所以為了自尊心,他們寧願跟爸爸正面衝突。在此提醒爸爸媽媽,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時,要先思考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念書,不要急著逼迫孩子去念書,或是質問孩子為什麼不念書,而是應該與孩子開誠布公地聊聊,引導孩子找出問題癥結點。
念書的意義在於學習並熟悉各種學問與技術,可是學習並熟悉學問與技術的目的並不在於提高考試成績、進入好學校就讀,並在有名公司就職,而是要透過其過程,讓自己戰勝無趣或辛苦的情緒,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並用心做到最好。在現代社會中,為了教導孩子這樣的經驗,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念書與考試。韓國花式滑冰選手金妍兒在學校成績也不是那麼好,但她透過花式滑冰學習了很多東西,戰勝一切的辛苦並走過低潮,學會散發出熱情,並鞭策自己全力以赴。
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威脅孩子不努力念書,以後就不能養活自己,而是要好好教導孩子念書的真正意義,告訴孩子就算成績不好,也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全力以赴就可以。我們知道有些父母因為擔心孩子成績表現不好,為孩子安排了很多課外輔導,但其實這不是最好的方法。透過學校教育所學到的東西不管是孩子喜歡或不喜歡的,只要孩子不全力以赴,那麼即使再去學習烹飪也好、音樂或美術也罷,孩子一樣都不會認真學習的。所以父母們不用急著幫孩子報名補習班,應該先找出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獲得學習的樂趣。爸爸媽媽要盡量避免與孩子產生對立關係,並積極參與孩子學習的過程。
我經常問那些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討厭孩子的爸爸:「您知道汽車銷售員中,業績最高者是出身自哪所大學的嗎?」大部分的爸爸都不知道。其實這些銷售員販賣業績不是靠學歷,他們只是勤勉地問候客戶、拜訪客戶,用心管理顧客並成功完成交易,才能變成最棒的銷售員。其實孩子們必須念書的理由就是在學習認真的態度!畢竟只有少數人只單靠做學問就可以養家活口,孩子的未來也難以預知,可能會進入大公司,也可能會做點小生意,或是成為工程師……,有太多的可能性。不管將來做什麼,最重要的不是現在學習的知識和成績,而是用心與認真的態度。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忘記,學校教育與考試只不過是培養孩子認真學習態度的方法而已。
如果孩子完全無法跟上學校的教育,那麼父母就要使用其他方法來教導孩子學習的意義。幸運的是,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讓孩子產生了認真的態度與探究的能力,那麼孩子自然而然也會開始對其他東西也感到好奇,產生求知欲望,進而自動自發努力學習,所以只要教會孩子用心努力,那麼他們讀書的態度也一定會有所改變。其實孩子們不喜歡念書的最大理由就是「念書=挨罵」,他們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嘮叨這次再考不到幾分,玩具就要被收起來等話,所以沒有感受過讀書樂趣的孩子,對於讀書的印象是差勁、討厭的,想到要念書就覺得厭惡。念書的意義不在於分數,而是在學習基本的道理與態度,如果能夠從過程中獲得滿足感,或是得到誰的感化,就會自發改正錯誤。當然,也只有父母提供情緒安穩的環境,才能成為孩子用功學習的動力,若父母之間爭執嚴重或和孩子關係淡薄時,孩子是無法集中心神在讀書上的。
不愛念書的孩子們,對念書這件事有著無力感,有個孩子就這麼對我說過:「醫生,我上次用功念書只考了53分,可是這次根本沒有準備,卻考了60分。我好像不用努力念書就可以考得比較好。」這話聽起來雖然好笑,可是其實裡面隱含了唸不了書的無奈。有時候父母會要求孩子努力吸收新知,要孩子好好閱讀報章雜誌,可是看到新聞裡的就業、失業消息時,又忍不住嘀咕:「你看,就連在美國唸了博士回來,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去當清潔工,你還不給我清醒一點!」
其實父母都是出於好意,提醒孩子這社會現實,鼓勵孩子用功讀書,可是孩子並不會因此就認為想要成功就得努力,反而會認為自己這種程度什麼都做不了,那麼根本沒有什麼讀書的必要,陷入自暴自棄當中,遺失了對未來的希望。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千萬不要只是多幫孩子報名補習班或是強化對孩子的管制,並不時嘮叨:「只有成績變好,才能上好大學、進入大公司。」過度強調成績的重要。父母應該要教會孩子認識,藉由念書可以獲得什麼東西、什麼又是念書的真正意義?
本文出自《史上最大教養戰爭!「沒意見爸爸」VS.「想太多媽媽」,57個教出好小孩衝突大哉問》尖端出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