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cheng 發達公司副理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8-01 07:06

一篇很棒的網路文章:

一篇很棒的網路文章:
諸法無我,緣起性空,諸相無常。放下萬緣,落實念佛,求生西方。
如何離苦得樂?
☆生氣一次,肉體要三天才能恢復正常,因為惱怒、煩悶等情緒,皆會使血液 產生毒素,傷害的是自己的肉體。
☆有病、有苦時,是提醒我們要真心念佛、改習氣(是幫助消業的因緣)。把心裡的垃圾(習氣、妄念)去掉,慢慢自然能健康、平順。
☆在家裡好好的隨緣了 緣,沒事不要到處攀緣,對於有真正修行的人,處處皆是道場(真正的佛法是要在不離世間的日常生活中修行)。
☆修行若有走對路,因為有佛的加持力,遇事即可四兩撥千斤,心與一切緣的磁場自然會改善,家庭自然會因你的修行,而變得愈來愈和樂,且生活亦會更平順,即使覺得不怎麼理想,也不會繼續惡化。
☆我出生時,親朋友好友道喜,我臨終時,親朋好友互相哭啼;無奈業力牽引來,落入六道忙、盲、茫。
☆只要現在還有呼吸的人,就是還有希望有福報的人,應把過去一切不合我意之事放掉。原諒別人,並非濫慈悲,而是可使自己身心自在,祥和過日子的方法。(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人生已經很累了再加上凡夫都有執著,有習氣,若又因心結而讓自己苦中加苦,就更不值得了,應讓心換個新觀念,往單純的念佛心方向過日子。
☆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皆是無常,緣起緣滅,沒有永恆不變的因緣與事物。不管任何緣、相都不要留在心裡,不執著不住心,心無所求,只知真信願行念佛,一切聽其自然不要亂想,不要自尋煩惱。
☆「世間」是:摻入一點點「無常樂」的「苦世界」。世間皆是無常,一切皆「因緣生,因緣滅」。世間一分快樂,九分苦。有何放不下?(放下,並非不顧日常生活,而是放下自己心裡的一切習氣)。
☆馬有五種:A、看到皮鞭的影子就知道跑。B、要打到皮。C、要打到肉。
D、要打到骨頭才知道跑。E、打到骨髓了還不願跑。(想想自己似那一種馬?)
☆今生有機會解脫一切痛苦,若不把握,難道是還想要一直在六道打滾嗎?在六道打滾得愈久,習氣、罪業累積得愈來愈深,想要解脫的機會也就愈來愈小了,等到下三惡道時再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一旦錯過機會,來生還會比今生更好更有機會嗎?
☆在人生的旅程中,或許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做選擇的,但自己心路歷程所要扮演的角色,「要往那條路走」,是可以由自己來創造的,不是任何人可以幫你決定的。
☆也許今生在人生旅程中,沒有多大的成就,但只要能止惡向善,且基本生活過得去,修行亦能用對法,走對路,能往生西方,能出離六道輪迴,就是你今生最大最優的成就了 。
☆一方面修行,一方面研讀佛經,要花很多時間,所以修行所需要的時間亦會延長。若尚未真正開悟,看經書反而可能誤解法意、增長慢心,而障礙修行,所以還不如單純且老實的念佛號,既可保證安全,且成就又大。
☆念佛人,不要用自己習氣的那一把尺去測量佛菩薩及他人,或因生活較平順了,自以為念佛的成就都歸功於自己(要小心貢高我慢)。
☆面對正當的事,一方面要盡力去做,另一方面則要順其自然,且要知足亦要有因果觀念,日子就會更順利。
☆富貴如浮雲,人生短短數十載,就算真的貪圖到一點小好處,又真能享受多久?世事無常,且生命其實是脆弱不堪的,應好好想想今生來世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何要執著,緊抓著「垃圾」(六塵的一切無常緣、相)不放呢?若真得等到失去人身,才體認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道理,那就太遲太慘了。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所以不必與別人做比較,煩惱亦無用,但自己要「深思熟慮」,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若已確定立了正當的目標,即要盡其一生去落實,「不要迷失在慾望與得失心之下,身心一再的被物質與凡情所用,糊塗、匆促的走完一生」。
☆修行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智慧、能過著快樂自在的日常生活,且今生即能脫離六道,往生西方,是否能如願的關鍵皆在「你自己的心」。
☆當你的心很煩亂,克制不了習氣,又找不到出口時,最好的錦囊妙計,就是「什麼都不要想,只堅信念佛」,有佛力的相助,心才不會一直往煩惱、情緒、感覺…等等六塵相去沉淪。
☆「念佛、改習氣」,即是幫你身心健康,亦可以離六道的「特效藥」,切記!你走到那裡都要「記得用」。
☆在日常生活中與家人或他人相處有衝突、煩惱時,不要用惡念惡語惡行去對付,才不會加重雙方的惡緣,若有因緣能解釋就溝通一下,不然就靜下心來念佛,才是真對治(可消業之法)。
若能將與我們相處不愉快之人事物…等日常的世間緣相視為助緣,那麼那些緣相即可成為幫助我們覺悟與修行的好因緣,所以看事情不要只看到表面。
☆雖然某些家人可能是自己的怨親債主,但亦不要用怨親主或累贅的心熊去對待。世間是找不到圓滿的,唯有惜福知足,就會幸福。今生能得人身,又能遇到佛法,這個福報就已經夠滿足了,要心存感恩,不要太貪心,家庭和諧,一家人快樂,處事、念佛才能更好。(與家人、他人相處時,不要只看到別人的不對,亦要時時自我反省)。
☆世間沒有人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思去過日子,在世時沒有任何一樣是自己的,往生時亦沒有任何一樣可以帶走,惟有帶走業力及果報。
☆有時別人對你不好,請不用傷心難過,也不要有報復的念頭,因為對方其實不是在針對你,而是因為每個凡夫都被習氣操弄著,才會產生不同價值觀。所以與其求他人相信肯定,不如反求自我,盡人事安守本份,靜下心並依正法去行深,自然會改善因緣。
☆「最危險的敵人」,是自己心裡的習氣,所以不要想去改變他人,來合自己的意,應改變自己,遇事需用善的,和諧的方式去處理它,然後放下它,且落實念佛,為自己往好的因果走,才是真正保護自己。
☆要知惜福感恩,才不會把福報掏空。要改造命運,得從「心地」做起,心不再起惑造業,真心念佛,命運自然會慢慢改善,亦能了生死。
☆「福報」每個人都有,福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只是看看自己要不要拿出來用而已。六道及西方極樂世界都在自己心裡,心「相信」到怎樣的教理及方法,就會朝著那條路走。心要往那個方向走,要往生到那個世界,一切皆在「為人心造時」,全都是自己一路上所造的結果,與他人無關,能決定要往那個方向前進的,只有你自己。
☆生活的不如意,只是暫時的;心被雜相蓋住,被習氣牽著往六道走,才是真正的痛苦。「而修行的苦,就是在於要捨掉習氣」,不要害怕苦,只要心不再跟著六塵一切相走,心跟著佛走,即能離苦。
☆在道德之下過日常生活,心放下六塵一切妄相、真信願行念佛,即是在做佛事(做能成佛之事),亦是真讚佛、供佛。心無習氣(無相、真空),才能見實相;覺,即是菩提心。
☆佛對每個眾生皆無時無刻不忘,但眾生的心卻無時無刻只顧迷戀六塵之事。會忘記念佛,是因為你對於「了掉六道輪迴、往生西方的心意不夠真,才不會重視佛」。
☆「南無阿彌陀佛」是一切佛號、經書的總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代表已念到一切諸佛了。一切諸佛、菩薩皆會為有真信願行念佛的人「助念」。除淨土法門之外,其他法門皆需靠自力,沒有佛力護念。
☆真正知道正確的教理及方法只是「處方」,有拿到處方藥且「有服用」,病才會好。且一路上要「一直服用」,直到往生西方,到了安全的世界,才不會再犯「六道輪迴之病」。
☆要漸漸學會放下分別、執著、妄想,才能漸漸進入萬緣放下,「心不住相念佛的層次」。
☆念佛時若心裡無佛(心隨妄念習氣雜相走,是在靠自力念佛),那即使念一輩子也相應不到佛力的幫助;但若沿路心口一致,真信願行念佛、那麼不用斷盡見思惑,亦可得到佛力幫助,不但能消業,且在世間的日子也能過得自在舒服,與世間緣盡時亦可帶業往生西方。
☆雖然念佛號單純且成就大,但因凡夫心雜亂而無智慧,能真正純信的人很少,所以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心若隨六塵相走,就會像迷路的小孩一樣,回不了家。心若跟著佛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就可以往生西方,回歸到清淨的家。
☆念佛修行的過程,會因心態的轉變,而感到不習慣,以及因為你的用功,而把八識裡,習氣的種子「逼出來」,心裡的妄念、感受,將會比未念佛、未改習氣之前,變得更多、更孤單寂寞、心的感受會更苦或更亂(經一番寒徹骨)。但此階段只是必經的過程,是在幫我們清垃圾、改習氣的好機會,亦是修行的關鍵處,千萬別放棄或苦惱。
遇到這種狀況時,「因妄心是空性」,所以只管放輕鬆,不要去管它,心裡認定念佛號才是「真」,千萬不要再被習氣牽著跑,或再外加其它方法,才不會又往岔路走。只要你心裡有佛,及真誠意念佛號,佛菩薩自然會幫你平順通過這些過程(得梅花撲鼻香)。
☆順境時不可執相,逆境時更不可執相。好壞念頭、所有習氣出現,皆是可使修行人藉修行將八識裡的污染去除掉的好機會。修行人要有決心與耐心,不要急躁或嫌無聊,應一路不更改的一門深入再深入。
☆過去的雖然不能重來,但還有未來,所以從現在起,真心懺悔,珍惜眼前的福報,且行深落實念佛,就還有機會跳脫習氣的牢籠。
☆今生要誓願念佛往生西方才罷休,有佛力的加持,才有戒定慧,看透世間真假的真相(看破),看得破,亦要放得下,才能自在。
☆☆只要心萬緣放下,行深信願行念佛,就能讓我們遠離一切痛苦,那麼所有的一切念頭,還有那個念頭比「念佛」這一念還要好?
不要因認為自己罪業深重,就產生懷疑自己有資格往生西方嗎?佛會救度我嗎?…等等擔憂疑慮的心態,才不會加深雜念,而阻擋自己信願行念佛,往生西方的機會。
今生有幸得人身,不管自己長相如何、身份地位高位、過去是好人或壞人,從現在起:自己真心願意在道德之下過常生活,把執著六塵的習氣,換為信願行念佛的習氣,即是歸依佛,即是佛弟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