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son1980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6-03 08:52
從小朋友的「金錢交易」談起
最近,剛好幾個朋友接二連三碰到小孩在學校發生「金錢交易」的狀況。
一個是在班上收錢教導同學特殊才藝,另一個是把家中的東西拿去賣。
有的人認為,這樣的小朋友很有生意頭腦,應該鼓勵 ; 但老師卻認為這會造成困擾,而明文禁止。
而我女兒之前也曾碰過,同學請她代買可愛貼紙,並要付她「跑腿費」的狀況 ;
還有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常會面對孩子回來要求:「同學送我東西,我也要買東西回送 !」不知該如何處理才好。
「禮尚往來」,到底該到什麼程度?
家境富裕程度不同,影響價值觀差距 ;賺錢、付錢、買賣,這些複雜的「金錢觀」,到底該怎麼教導小孩?
確實很讓人頭大。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小小巴菲特」之類的課程,教導孩子了解什麼是股票、投資、理財......等,其實,我倒覺得,這些對孩子來說,太早了些,也不見得必要。
我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必先了解怎麼投資理財,倒是應該先了解「金錢的價值」、「該怎麼花錢」、以及「如何節制慾望」、「控制預算」,比較重要。
我家是從孩子二年級(開始學算數)後,開始擁有自己的零用錢。
我沒有固定每月給零用錢(因為太麻煩我又容易忘記),但是他們每年的壓歲錢(我家親戚不多,所以大約會在五千元上下)是由自己保管的,不存銀行郵局,也不放在父母這裡。
我認為,金錢要拿在手中,自由的換取東西,孩子才能對「錢」有具體概念。
也就是說,要先學會「花錢」--了解錢的功用、用錢的樂趣,孩子才會對「賺錢」、「存錢」有嚮往。
當然前提是,有了零用錢,家長就不能再在物質上予取予求。否則,一個什麼都不缺的小孩,他一點都不珍惜錢!只要開口,什麼都有,要錢何用?沒錢當然也沒關係。
所以,一個沒有體會過「渴望不能立即滿足」,需要「計畫及存款」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的小孩,將來長大,他鐵定懶得去賺錢。因為,他根本沒有體會過「渴望」終於滿足時的那種快樂啊!
專家常建議,家長要練習「延長滿足孩子的慾望」。
我們家小孩,一年除了生日、耶誕節、特殊表現時會有禮物之外,平日我很少在他們一提出要求,就立刻買給他們。比方說,兒子之前很想要戰鬥陀螺,因為同學都有。女兒也很喜歡各式娃娃屋、拉拉熊產品,但我從來沒買過。但是,我會提出一個獎勵方案,比方:參加比賽、上台表演,或是努力改正某個惡習,或做一件之前沒辦法完成的事。
等達到目標之後,我們再一起歡天喜地的去買禮物。
等到他們有了零用錢之後,是否要購買這些「不是必要的」東西,就回歸他們自己決定了。
讓孩子擁有零用錢,除了早點建立金錢觀念之外,我覺得跟孩子的「遊戲規則」也要講清楚。
「零用錢」的規矩如下:
一、平日不能夠帶錢去學校。平日上下學,沒有需要用到零用錢,帶錢去學校也怕引起別人的偷竊動機,而且很容易遺失,所以,我不讓孩子沒事帶錢去學校。
二、遇有學校義賣、園遊會、校外教學,可以帶零用錢去學校,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三、和父母出遊,可以帶零用錢買紀念品或其他....。但是在買紀念品時,我常會建議孩子先想好放置(裝飾)的地方,以及實用性。
四、想購買的東西,報備過後,可以自己帶錢去買(如果託我代購,過後要把錢還我)。但我通常會鼓勵孩子貨比三家,上網路詢價,或是看看有沒有可以省錢的二手產品。比方有一次要買跆拳道服,我們就在網路上買到同樣品牌,幾乎半價的商品。還有一次,孩子想買「食物橡皮擦」,我們發現網路價位比「金x堂」便宜了快三倍!從此以後,孩子看到了想買的東西,就懂得貨比三家,或是網路詢價,以免多花冤枉錢。上次青青在日湖特價也學到了經驗,一輛訂價1280的車,在特價期間,不到一千元,省下幾乎三分之一!
五、額度超過兩百元的東西,買之前要報備。(如有不妥,我不會硬性阻止,但會給予勸導或建議。)當然有時他們也會買些我眼中無聊的小東西,但我會裝做沒看見。但是偶爾也有亂買超過兩百元的東西(違反規則)後,被我暫時取消「花錢權」兩個月的狀況。
此外,在學校,不能和同學交易(違反學校規定)、盡量少買零食與飲料(不利健康)、還有考量自己的需求購物(以免破產),這些,都要先和孩子講清楚。
比方像上次「跑腿費」這件事,我給孩子的解釋是:同學的錢都是父母給的,如果他的父母不知道他給你錢叫你幫他買東西,這件事就不能做。
在十八歲以前,孩子受父母監護,因此,舉凡借錢、替同學保管錢、付費給同學......這些牽扯同學間的金錢交易,除非父母允許,否則都不能進行。
至於送小禮物這件事,通常我會跟孩子說,一個人是不是能夠獲得別人的喜愛,跟送東西無關。我們交朋友,是看雙方聊不聊得來,個性如何?他是不是關心我、對我好?跟他在一起快不快樂?至於送東西,則不在這些範圍之內。
所以,如果你沒有能力回送別人東西,就不要拿別人的東西。你可以婉轉的拒絕對方,或是用分享的方式交換(比方餅乾糖果等等),避免產生壓力。
只要是人,都會有慾望。但要練習控制。偶爾,我們也要教導孩子,很多東西我們可以欣賞,不一定要擁有。
出門在外,隨著年齡漸長,我也開始訓練孩子自己計算價格,計算折扣。想一想,划不划算?買不買得起?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替換?
更進一步的,金錢的價值觀人人不同,我們也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想事情,以免環境富裕的孩子,把家中所享的奢華生活當做是人人如此,個個變成「晉惠帝」,說出「何不食肉糜」這樣荒謬的言論來。
這一點,我覺得真的很重要。
我的學生中,不乏家境富裕者,他們動輒出入高級餐廳,家有外傭服侍,因此往往不自覺的流露出富家子女的口吻:
「啊?老師,你家沒有『阿姨』啊?」
「拜託!『迴轉壽司』哪裡算吃大餐啊?」
「老師,你為什麼開這麼爛的車?」
有一次,女兒問我:
「媽媽,迴轉壽司貴不貴?」
她很喜歡吃「迴轉壽司」,我們經常光顧。不過,一碟30元、一餐近千元的花費,對某些家庭來說,並不便宜。有一次,她聽到朋友說「迴轉壽司」很貴,於是回來問我。
那一次,我想了很久之後,才慎重的回答她:
「你知道嗎?這世界上,每個家庭的收入都不一樣,有的人賺得多,有的人賺得少。」
「為什麼?」
「這跟每個人的工作性質、教育程度、運氣、還有很多事情有關,沒有辦法一一解釋。」
我大略的告訴他們,工作的可替代性越高,薪水通常越低,相反則越高。
「因為每個人家的家境不同,所以每個人對『貴』或『便宜』的認定都不一樣。」
「我們覺得貴的東西,很有錢的人可能覺得很便宜 ;而我們吃的起的店家,對有些人而言,或許也覺得很貴。」
回到家,我找了一些網路上窮苦人家,拔山涉水搬一台洗衣機回去的故事給姊弟看。另外,我也找了一些豪華旅館,讓他們看看住一個晚上,要花多少錢。
姊姊立刻問:「媽媽,那我們家,算有錢,還是沒有錢?」
我告訴他,如果依照現在台北市的家庭收入,我們算是「中間」,也就是「小康家庭」。也因此,我們雖不富裕,但也不貧困。因此,我們要格外珍惜我們所擁有的這些。跟家境不好的朋友相處,我們要體諒別人,跟家境富裕的同學在一起,也不必羨慕別人。
「我知道了。所以,下次我們跟xxx出去時,就不要吃迴轉壽司,吃便宜的小店就好囉!」
姊姊一臉天真的說。
還有一次,女兒回來說,xx來過我們家後,說我們家「很有錢」。
我回答:「我們家雖然很大,但是那是因為我們家住在山上。xx家住在市區,他們家的房子雖小,但比我們家還要貴呢!」
女兒瞪大眼睛,不解的望著我。她不明白,為什麼大的房子反而便宜,小的反而貴?
我笑著解釋:
「很多東西的價值無法從表面上來看。我們家因為在山邊,媽媽買下它的時候,一坪房價不到20萬元。但是台北市區的房子,一坪就要4、50萬元,所以,你算算看,80坪的我們家,和40坪的他們家,哪個比較貴呢?」
女兒算了算,果然發現我們家比較便宜,不覺很驚奇。
「所以,很多東西的價值,是不需要去比較的。你喜歡我們家嗎?如果你覺得它適合我們,不管它的價值如何,它都是一間好房子。如果它不適合我們,就算再貴,也沒有用,不是嗎?」
女兒若有所悟的點點頭。
「xx還說,我們家很漂亮!」
「那是因為,我們家是媽媽自己設計的。媽媽沒有請設計師,完全用自己的頭腦、參考書籍,設計出適合我們、漂亮的房子。所以,聰明的頭腦,是不是有錢也買不到呢?」
我得意的一邊說,一邊想:嘿嘿!這個結論,應該為「金錢價值」這件事,下了最好的註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