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es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2-08 17:59

美國車業落入如此田地 不願隨時代改變是主因

曾經有位美國交通部長在對國會提出報告,其內容讓人感到美國車業前景的黯淡。
報告中說到:「過去幾年間,美國車業歷經了相當悽慘的市況,包括銷售及獲利的下滑、大舉裁員,也遭受到了外來車業的夾擊。消費者的喜好也出現了大轉變,從傳統的大型車種轉為較輕巧省油的車型,且此趨勢一時三刻間不會改變。這也導致了美國車業必須花大把金錢在研發上,讓其產品重新符合消費者期待」
報告中繼續指出:「但,要重新研發產品所需的大筆資金,依舊必須來自車輛的銷售額。然美國車業所製造出來的產品早已不符合消費者需求,要期待如此產品能締造銷售佳績而獲得研發所需資金,無疑是緣木求魚。這種狀況正是造成美國車業現在財務吃緊的原因。」
報告中警告:「若要使美國車業的前景更光明,美國車業必須製造出一無論在價格及品質上都極具競爭力的車種。如果這目標未能達成,那美國車業前景將十分黯淡。」
這份報告是2008年底的美國汽車業祭文嗎?不!
這份報告是在1980年時,Chrysler需要企業援助時,美國交通部長呈上去給國會過目的。你可以說這份報告是錯的,因為Chrysler不久就恢復獲利。你也可以說這份報告相當具有先知灼見,因為它所指出的關鍵,竟與現在美國車業面臨的窘境不謀而合!
上月時,美國車業三巨頭 GM(GM-US)、Ford(F-US) 、Chrysler的執行長前往華府,希望國會能提供資金挹注,然其結果可說是一敗塗地。
在連續兩天的會期中,車業巨頭甚至無法回答一些最基本的問題。當被問起它們要如何證明真的值得那 250億美元的貸款,或是這些錢真的可以幫它們度過危機時,車業三巨頭可說是一問三不知。此外,車業也不覺得有必要準備運用貸款之相關文件給國會過目,想當然爾大吃閉門羹。
美國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表示:「若車業不提出完整計畫,想要人民的錢是不可能的!」同天Ford股價低迷至每股1.01美元,也大大被媒體嘲諷了一番。《 New York Times》問道:「1.01美元?買個大薯都不夠吧…」
據《The New Yorker》報導,這星期 (8日起)車業又要嘗試重返華府請求貸款,但它們的前途滿佈荊棘。美車業嘗試要將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角色,試著將現況悽慘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如此行為將很難獲得認同。
同時身兼康州參議員及銀行委員會主席的 Christopher Dodd表示:「雖然美國車業受到很大的痛苦,但如此傷痛有很大部分可說是自作自受。」
就連一向是美國車業支持者的密西根州參議員Carl Levin都表示:「美車業向來拒絕開發新產品,且車輛品質良莠不齊;從這樣的情況來看,車業付給主管及員工的薪水實在太高。」
第二天的聽證會結束前,國會揶揄車業,問到若國會真的給予貸款,那車業主管能夠減薪到年薪 1美元嗎?Ford 的執行長 Alan Mulally回答:「我對現在的薪水感到滿意。」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已辭掉參議員職務,所以他可以不用煩惱該贊成還是反對對車業的企業援助。當人們問他對車業企業援助的看法時,他總是說些看似有見地,卻相當曖昧不明的話語。
舉例來說,歐巴馬曾表示:「車業是美國製造業的根基,我們必需對它們提供援助。但,我們不能只是開一張空白支票給它們。」
但如此說法也未能使歐巴馬身上的重擔解套,因為美國車業還是一樣深陷危機中。若美國車業現在的慘狀可以歸納出一個主因的話,那想必為美國車業向來拒絕改變。這從很多地方都能觀察得到,包括其管理結構、勞工合約,及最重要的產品,都早已跟不上時代潮流。
過去30年間,美國車業總是開出要製造出更省油車種的支票,如製造電動車或更終極的,只排放水的氫動力車,但最後這些支票都一一跳票。拿GM來說,它邊承諾要製造省油車種,邊拿下吃油怪悍馬車的銷售權。
美國車業若想要說服國會,似乎只剩下一個方法可走:它可將自己比為一個自殺炸彈客,真爆炸沒人日子好過。
GM執行長 Wagoner在上月就發表類似聲明。他說:「美國車業若真傾頹,會帶來毀滅性的大災難。這不僅僅是汽車城底特律的事,美國車業三巨頭加起來雇用達 25萬人,若再加上整個產業鏈,勞工數達百萬人以上,影響層面甚廣。輪胎廠的技師或是街邊酒吧的女侍,都靠美國車業維生。」
若車業真傾頹,影響的真會是整個美國經濟。
當然,要用美國經濟衰退來證明美國車業的重要性,實為不智。因此就算美國車業有千百個不是,國會仍舊會伸出援手。但這個決定卻只是對美國車業的姑息,並把車業問題這燙手山芋拋開即將交接的歐巴馬政權。
若歐巴馬真想兌現其競選承諾,在美國車業上也施以「改變」的魔法,未來他依舊有許多艱難挑戰要面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