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vi 發達公司副董
-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11-12-21 21:55
為什麼設備股(或稱工程股)碰不得?
如果投資人攤開一些中大型電子代工製造商的財務報表,就可以發現她們的資本支出相當龐大,大到你我無法想像的地步,譬如最大咖的鴻海,從99年的現金流量表就可以看出其投資支出高達1400億以上,友達也高達850億以上,即便連中型的一些電子公司,一家LED或太陽能電池廠的投資支出,一年也有個50-150億元之間,更別提她們的關係企業,所以,一家中型的電子製造集團其一年購買設備與相關支出,相信大約是平均100億上下。
電子廠的設備,十之八九來自於歐美日,台灣看到所謂的設備商,要不就是歐美日廠商在亞洲或台灣的子公司,不然就是由大集團所成立的,於是,這每年平均一百億的支出自然就是這些設備商的獲利來源。
只是,業界之玩法可就不是那麼簡單,首先:
一、 既然每年都得支出這麼龐大的設備購買,肥水不落外人田,所以大股東、高階主管或設備提供商乾脆就集資設立一家公司。
二、 這家公司的資本額先搞個五億,五億的股票多半由大股東、高階主管或設備提供商等人認購。
三、 假設該集團打算買100億的設備,此時,就由該家新成立的設備商出面向歐美日的設備廠購入,其購買金額為90億,再轉一手賣100億給母公司,帳上營收100億,毛利10億,扣掉管銷成本與稅捐後的淨利為5億,該公司的EPS就等於十元。
四、 為何歐美日設備商要配合?因為一來也許她們的大股東與相關人員也參與的這家設備商的投資,二來這樣就可以避免真正的售價曝光,因為台灣這家母集團是上市的,資訊與財務必須公開,如果能先將設備賣給白手套廠商,就可以維持其商業機密。
五、 當然,這家新設備商成立三年後,由於年年都有高的 EPS和營收成長,所以自然符合台灣的上市標準,EPS十塊錢的公司,承銷價搞個一百多塊,散戶與法人自然會覺得便宜,所以,一掛牌後,原先投資的原始股東當然賣得很高興,再配合股票大師在周刊上吹捧一下,說不定還可以將股價拉到兩百塊錢。
六、 慢慢的,當這家設備商上市久了之後,母集團大股東、高階主管或設備提供商早已將持股出清以後,這家設備商就變得毫無價值可言,於是,同樣這群人與母集團又如法泡製設立另一家新設備商,再從頭灌營收灌訂單。
七、 那原來那家設備商怎麼辦呢?管她怎麼辦,營收呈現慢性衰退,EPS從十元變成一毛,籌碼越來越凌亂,股價自然就步入長空,即便連景氣回溫多頭再起,這類公司的股價與業績就是無法起色,其原因就是兩個字:被棄!
八、 台灣股市中這類長期衰退且股價走長期空頭的設備股有一麻袋,而這些大集團每年還是可以再搞出幾十家的新掛牌設備商,散戶永遠都只看到高EPS與低本益比,而不去思考其中所隱藏的惡意出貨。
九、 更有甚者,某些配合吹捧的名嘴與大師,完全無視設備股的特性,選擇性的炮製一些散戶與媒體愛聽的糖衣宣傳,甚至還把設備股美化成工程股,真是居心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