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1-10-21 05:26

10/21號傳真稿筆記

歐盟高峰會前 大盤無量整理
蘋果財報低於財測預估,是至少6年來首見,在10月18日公布後蘋果股價盤後重挫7%,但19日收盤僅下跌5.6%,顯示投資人反應不像聽到消息時那樣恐慌,且財報不如預期主因是來自新機遞延效果,所以我認為對台灣的蘋果供應鏈影響不至於太大。
蘋果供應鏈影響不大
可成(2474)因「毒蘋果」事件,在連續吃了3根跌停後,10月20日當天第1盤就成交2萬870張,將第4根跌停板敲開,而開盤後的10分鐘,大盤成交比重的結構完全被扭曲,光可成就佔了大盤近4成成交量,電子股佔大盤成交比重也飆上8成,後來才逐漸回復,不過全場電子股成交比重仍高達75%,傳產比重僅25%,資金明顯過度集中在電子股。
10月20日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09點,以7244點作收,成交金額為781億,目前大盤量縮的環境並沒有改善,已連續3天低於800億,加上成交比重遭到扭曲,均將不利台股未來的發展。
上證指數收盤下跌1.9%,連原本跌幅較小的韓股尾盤也被拖累,下跌2.7%作收,對比台股1.48%的跌幅,表現還算是正常。
進入台股公布財報密集的時間,首先登場的3大DRAM廠南科(2408)、華亞科(3474)及力晶(5346),繳出前3季虧損570億的爛成績,面板廠也出現「變相的無薪假」。
筆電周邊個股將受惠
而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中港台市場為蘋果本季的大補丸」,認為中國已擠身為蘋果產品的第2大市場,僅次於美國。intel公布財報,第3季營收再創新高,毛利衝上63.4%,全年營收上看550億美元,並看好第4季新興市場筆記型電腦需求強勁,強調中國已成為第1大市場,對台灣產業來講,中國市場已是最大的想像空間。雖然intel無法帶動DRAM股的表現,但對於筆電廠宏碁(2353)、緯創(3231)及鴻海(2317)則有正面的助益。
筆電周邊相關的個股同樣可望受惠,如專攻PC產品BIOS程式碼開發及設計的系微(6231),開發出UEFI架構BIOS,而intel的Sandy Bridge新平台將全面採用UEFI架構,有助今年挑戰NB市場5成的市佔。
也可注意符合intel喊多的蘋果概念股新普(6121)、順達科(3211),均是NB電池模組廠,相當具有可看性。大盤到10月23日歐盟高峰會之前,均以無量方式整理為主,小股如位速(3508)等較有表現。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