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1-10-01 07:20

10/3號傳真稿筆記

量縮築底反彈 才是中長期止跌訊號
台股在今年9月前出現8,070點、7,148點兩低點,分別是受到日本強震海嘯和歐債危機、美經濟二次衰退疑慮升高衝擊下的波段低點,在當周的周K線都留下很長的下影線,周成交量分別出現7,259億元和8,454億元大量,低檔承接買盤相當積極,接著大盤出現止跌反彈行情。不過,隨著指數向上攀升,成交量反而逐漸萎縮,由於量能後繼乏力,大盤反彈一段時間後,即無力向上攻堅,遇到利空衝擊而快速反轉下跌。
從價量結構來看,「上漲量增、下跌量縮」是價量配合的多頭結構,「下跌量增、上漲量縮」是價量背離的空頭結構,8,070低點和7,148低點時,指數和20日線的負乖離分別達6.8%及15.6%,通常當指數和20日線的負乖離達到7%上下時,搶短線跌深反彈的買盤就會介入,而出現一波跌深反彈行情。不過,觀察重點在於這只是短線跌深反彈行情,或者是中長期修正後的觸底回升,能不能由跌深反彈行情強化為中期反彈行情,關鍵就在價量結構是否配合而定。
由8,070點和7,148點兩次反彈都呈現「低檔暴大量、上漲量縮」結構來看,顯然買盤的目的只是搶短線跌深反彈,指數一漲多就不願意追高,自然影響多頭的續航力道,因此低檔暴大量通常不是股市中長期觸底後,進行反覆築底訊號。從歷史經驗來看,大盤經過長一段時間下跌,進行盤底整理沉澱籌碼,成交量明顯萎縮出現低量,如萎縮到500至600億元低量,然後隨著大盤築底反彈向上,成交量逐漸放大,5日、10日和20日均量回升助漲,才是中長期止跌築底的訊號。
例如,台股在去年1月時,因希臘債信問題影響,指數由8,395高點向下修正,整理約5個月至7,032低點,日成交量由2,032億元大量萎縮至658億元低量,當周成交量萎縮至4,567億元,量縮盤底整理3周後向上,成交量逐漸放大,短中期均量回升助漲下,指數一路上漲至今年的9,220高點。而在2008年時,因金融海嘯衝擊,指數由520後的9,309高點,一跌向下修正,經過約半年的調整至3,955低點,日成交量由2,718億大量大幅萎縮至300億元低量上下,當周交量萎縮至2,409億元,隨後量縮盤底整理了2個多月,突破盤局向上,成交量也逐漸回升助漲,指數一路上漲至8,395高點。
比較前述兩次台股從高點拉回整理、量縮築底的過程,3,955低點那次的規模遠較7,032低點那次大很多,9,309點至3,955低點那次的修正,指數跌破年線且年線反轉向下助跌,進入空頭修正,9月KD值一直修正至20附近檔區,12月RSI也修正至25,出現中長期明顯超賣現象。而8,395點至7,032低點那次的修正,指數雖跌破年線,但年線維持上揚,指數很快彈回年線之上,9月KD值只修正至50附近,12月RSI拉回守住50多空均衡點之上,只是中長期漲多後的調整走勢,因此兩次量縮情況和築底的時間差距頗大。
大盤在8月相繼跌破年線和8,070點頸線後,年線開始扣抵高指數反轉向下,9月KD值也從高檔向下修正,進入另次空頭修正,目前9月K值已跌破7,032點時的低值,12月RSI也跌破50向下,因此修正的規模應是介於3,955低點和7,302低點間,不過目前的日成交量低量仍有817億元,遠較7,032低點時的600億元多,從成交量萎縮的情況分析,大盤似乎還不到觸底及量縮盤底階段,中長期仍需時間調整整理,待9月KD值修正至低檔區才是落底時刻。
當然,中長期修正走勢下,還是會有跌深後的中期反彈行情,也就是指數跌深後先向月線進行短期跌深反彈後,進行擴底整理再向季線或半年線進行中期反彈行情,指數在8月7,148低點止跌反彈,9月向月線反彈修正,不過並無力扭轉月線跌勢向上,反再因歐債危機影響,拉回跌破7148低點,使得跌深反彈行情無力強化為中期反彈行情。
不過,在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可望通過且提高規模,短期希臘債信危機解除激勵下,德、法股市強勁反彈激勵,本周大盤馬上反彈至7148低點以上,周線收帶下影線的紅線,9周KD值再度收斂,如下周收盤能收在7170點以上,可望小幅交叉向上,能反彈至20日線以上,則9周KD值向上開口會放大,那大盤至少有波段區間震盪的時間波反彈行情(中期6,800點至7,800點,短中期在7,000點至7,500點間),未來能有反彈多少空間,還是唯量是問。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