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ad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9-07 08:28

《各報要聞》股災到,企業現增頻降價

2011/09/07 07:39
《各報要聞》股災到,企業現增頻降價
【時報-各報要聞】國際股市重挫,台股再次回測7,148點波段低點,上市櫃公司股價也面臨回檔壓力,昨天有9家上市櫃公司收盤股價跌破現增認購價,增資募集面臨嚴峻考驗。
國際股市在8月接連兩波股災,衝及台股重挫逾1,500點,8月有138家上市櫃公司投入庫藏股護盤。9月後,歐債危機引發國際股市再度出現大幅波動,衝擊台股在內亞洲股市同步下挫,多數上市櫃公司也難逃股價下修命運。
台股部分,外資已連續兩天賣超百億以上,昨晚歐股雖漲跌互見,但美股仍反應前一天休市的大跌行情,盤中跌幅逼近2%。
據證期局6月以來到目前陸續結案現金增資案,有13家上市櫃公司昨天收盤價已跌破當初現增送件時所公布的認購價,其中有海德威志超、文曄、華宏、華泰、崇越電以及KY慧洋等7家因當初認購價訂得太高,而調降認購價。
即使如此,還是有9家公司調降後的認購價仍低於昨天的收盤,如半導體廠華泰規劃辦理20億元現增,昨天收盤價6.13元,不只跌破送件時的7元認購價,連調降後6.4元價位也不保,面臨再度下修認購價命運。
至於大學光、高雄銀、健策、東浦、茂矽以及曜亞等6家上市櫃公司,雖然還未調降現增認購價,不過目?e市價一致性都已跌破現增案送件時公布暫定認購價位,降價勢在必行。
康和證券高級顧問廖繼弘表示,上市櫃公司在股市大幅波動之際,要訂定合理現增認購價讓市場可以接受又不會過低,困難度相當高,尤其是本波國際股市在8、9月才發生大幅波動,而上市櫃公司早在上半年時就規劃現金增資案,因此在當台股8月急挫超過千點,自然衝擊多家上市櫃公司股價跌破現增認購價。
廖繼弘認為,上市櫃公司面對市價跌破現增認購價時,通常有三個因應作法,其中調降現增認購價是較務實的作法,也可以獲得投資大眾接受,第二種作法是公司進場護盤股價撐住在現增認購價之上,但是必須投入資金且會面臨市場對作壓力,因此是應該避免的作法,第三種則是將現增募集期限拉長,以較長的時間換取股市回穩後股價彈升的空間。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林燦澤/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